2025年11月13日星期四

五律-乙巳冬日寒窗

老去傲霜冰,

寒窗劍氣凌;

讀書豐蘊藉,

下筆展驍騰;

力學多奇想,

申思有繼承;

辭鋒蘇季子,

凜冽六神凝。

註:

1.寒窗:取十載寒窗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三折:十載寒窗積雪餘,讀得人間萬卷書。

2.劍氣:取文選•任昉•宣德皇后令:劍氣凌雲,而屈跡萬夫之下。

3.蘊藉:含蓄不外露。南朝梁•沈約•傷庾杲之:蘊藉含文雅,散朗溢風飈。

4.驍騰:勇健杜甫·房兵曹胡馬: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5.力學:勤勉學習取陸游·陸伯政山堂稿序:伯政家世為儒,力學篤行,至老不少衰。

6.繼承:思想及方法,文字及文思,均有所據,有所承。

7.辭鋒詞鋒蘇季子:蘇秦,字季子。取李白·魏郡別蘇明府因北遊:洛陽蘇季子,劍戟森詞鋒。

8.六神:A.六宗之神。指日、月、星、水旱、四時、寒暑之神。B.古稱人之心、肺、肝、腎、脾、膽六臟的神。漢·張衡·髑髏賦:五內皆還,六神盡復。


2025.11.13

2025年11月5日星期三

五律——題夜月照

南窗叱咤雲,

九地亂紛紜;

妒月頹波敗,

珍情夜學焚;

危途神自靜,

困繞氣猶欣;

北望清光啟,

高樓寫照君。

1.九地:大地、遍地。張元幹·賀新郎·夢繞神州路:底事崑崙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

2.夜學:取孟郊·夜感自遣:夜學曉未休,苦吟神鬼愁。

3.困繞:由頷聯所言之意轉取朱熹·困學:困學工夫豈易成?斯名獨恐是虛稱。

4.北望:取陸游,中原北望氣如山;及六十四歲時於山陰所寫七言絕句:北望中原淚滿巾,黃旗空想渡河津,丈夫窮死由來事,要是江南有此人。

5.清光:多意。A.月光。B. 容貌風采,皇甫枚·飛煙傳:一拜清光,九殞無恨。C.取成語清光滑辣,酒味美好清冽,元·高文秀·遇上皇·第四折:我則知苦澀酸渾淡,清光滑辣任迷貪。

6.君:多意,人、月、風、雲、世、勢、時、物、今古……。


2025.11.5

2025年10月28日星期二

七律-乙巳初冬客夜

寒天冷雨別殘秋,

白髮蒼顏抉隱幽;

落葉枯根喧死爛,

來驢去馬渡黃牛;

孤燈挑盡昏庸夜,

瘦影翻梢亂世流;

守拙常逢神下筆,

傷時豈憚鬼胡由。

 

註:

1.抉隱幽:隱幽,深奧隱晦。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引:掇遺逸,抉隱幽,榷嚮方,樹懲勸,作博議,其曰《華陽》。

2.來驢去馬:一代不如一代。

3.渡黃牛:取成語偷渡黃牛,原指專門從事非法偷渡勾當的仲介人,借諷專門從事望文生義、捕風捉影,以沽名釣譽的所謂學人。

4.翻梢:原指賭場上失利者,設法把錢贏回來。此指翻轉時運,重筑時是

5.神下筆:王勃·綿州北亭群公宴序:五際飛文,想群公之不讓;一言有贈,知下筆之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6.鬼胡由:鬼混、胡鬧的行為。元·高文秀·黑旋風·第四折:專等待來追究,便將他牢監固守,只落得盡場兒都做了鬼胡由。

 

2025.10.28 

2025年10月26日星期日

七律-乙巳初冬客淚

薊北山東客淚鄉,

魂牽夢繞九迴腸;

雲端故國惆傷目,

雨裏他家惘槌床;

塞外疾風知勁草,

書成辨析識明堂;

胡言漢語荒唐世,

鴻漸牛刀有遠章。

 

註:

1.薊北:取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此處薊北、山東,泛指吾之故鄉。

2.槌牀:取搗枕捶床,王實甫·西厢記·第一本·第二折:睡不著如翻掌,少可有一萬聲長籲短嘆,五千遍搗枕捶床。

3.明堂:明堂正道。

4.胡言漢語:指胡人說漢語時,因詞窮而由著自己的意思亂說。此指沒有根據、沒有條理的隨意亂說。此處諷新文化運動胡適及其傳人之“新文化”及其對西文化、東文化的理解及談論方式,實乃荒唐之世紀。

5.鴻漸牛刀:取孟浩然·贈蕭少府:

上德如流水,安仁道若山。聞君秉高節,而得奉清顔。鴻漸升儀羽,牛刀列下班。

處腴能不潤,居劇體常閑。去詐人無諂,除邪吏息奸。欲知清與潔,明月照澄灣。

 

2025.10.26

 

2025年10月22日星期三

我對余英時先生學術生涯質疑的“五年問結”

1.

五年前寫出文章:《余英時先生及五四文化傳承中的“散裝標籤”問題 ——對話余英時先生(上)》與《五四文化傳承中的“余英時先生悖謬”問題 ——對話余英時先生(下)》,投給了臺灣的一本傳播性的學術刊物,等了幾個月,他們回信希望我進一步修改。我拒絕了修改,並把它立即發到了網路刊物《北京之春》上。

我之所以如此急迫地公開發佈,是希望余英時先生能在活著的時候知道,有下代人從根本上——在治學方法上,對西學的理解上,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認識上,與他不一致,並且質疑他的思想及學術生涯。

余先生於次年,二〇二一年八月一號辭世。在這篇文章公開發表後的那十個月中,我陸續發表了幾篇類似的討論其它問題及方法的文章,擴展了對余英時先生及林毓生先生的學術及其學術思想的質疑範圍。這兩位學者被認為是一九四九年後在一般社會完成學業的學界翹楚。林毓生先生,二〇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二號辭世,享年八十八歲。余先生則是九十一歲。兩位都是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如此,無論余先生是否讀到此文及其它文字,我的這個目的達到了。

 

2025年10月20日星期一

影響音符理解及詮釋的文化感知 ——聽斯塔克的埃爾加大提琴協奏曲雜感(Edward Elgar "Cello Concerto" Janos Starker)

1.

在由巴比羅利指揮杜普蕾演奏的埃爾加大提琴協奏曲問世之前,對於音樂界及大提琴演奏家來說,埃爾加的這部協奏曲並不屬於史上最偉大的大提琴曲目的範疇。可以說幾乎沒有人看到這部曲目的不平常之處。但是,在這張唱片發行之後,越來越多的人聽到、認識到這部協奏曲的不平常,其未被人發現的不同於西方社會一般存在的感受及演繹。自此,埃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被公認為史上最偉大的協奏曲之一。

在我,從杜普蕾版本開始,在反復聆聽對比過幾十個版本後,更認為“埃爾加的這部協奏曲之偉大處”,在於他對於人的感情的追尋,使他——作為音樂家的埃爾加,使這個協奏曲的音符、旋律,徘徊在已有的西方音樂感知及表達領域的邊緣;他及其協奏曲帶來很多陌生、未知,等待人更深的開掘及體會的未知因素。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感覺,有這樣的衝動,因為由巴比羅利與杜普蕾的演繹帶來的變化、打開的世界說明了一個問題:不是曲譜出了問題,沒被人聽到及認識到它最深層的內容,觸及到的內容及範圍,而是詮釋者、感知者未曾認識到,演奏出使它出類拔萃、不同一般的特點。否則它就不可能由一個人、一個指揮家的演繹而改變了這個曲子的性質。

其次,由於埃爾加自己曾經親自指揮,由哈里森女士演奏過這個大提琴協奏曲,因此可以說,

2025年10月18日星期六

五律-乙巳晚秋之二

 寒山報晚秋,

叔季有心愁;

海右出林鳥,

殊方忘歲鷗;

遺才棲悱憤,

問道蓄人謀;

放誕東西志,

悲歡青史流。

註: 

1.叔季:叔,衰微、衰末。A.叔季,衰亂的末世。B. 等級、差別。唐甄·潛書·居心:天地之氣有叔季,故其生人也有厚薄。

2.海右: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此處指濟南。余出生於濟南。

3.殊方:異鄉。

4.遺才:取苏轼·荐布衣陈师道状:(陈师道)文词高古,度越流辈,安贫守道,若将终身,苟非其人,义不往见,过壮未仕,实为遗才。

5.悱憤:心有激動而未發。

6.人謀取陸機·漢高祖功臣頌:劉項懸命,人謀是與。

7.放誕:放縱不羈,任意妄言。

8.東西:指東方西方文化、學術思想及研究。

 

2025.10.18

2025年10月13日星期一

五律-乙巳晚秋之一

按:過了中秋,雨來節去;黃肥紅溢,又是晚秋。歲暮回首、思一生思想追求之路,常有窮途末路之危,罕見暗室逢燈之幸;不覺 “春來秋去泉東瀉,芳顏不似前瀟洒”,因發八句世事如此,只望自己有成,豈待絕渡有舟

斑斕晚色濃,

樹老動天容;

世態炎涼了,

秋光磊落重;

窮途多險徑,

暗室罕燈逢;

歲暮尋遐跡,

疏枝曠逸蹤。

註:

1. 春來秋去泉東瀉,芳顏不似前瀟洒:取自, 群音類選•清腔類•卷四•山坡羊套江兒水曲。

2.秋光:雙義。

3.行走阮籍·詠懷詩·八二首之二五:日月徑千里,素風發微霜。

4.遐跡:遐,以前、遙遠、逝去。此處前賢、前人行跡。

5.逸:多意。隱逸、超逸、橫逸……。


2025.10.13


2025年10月6日星期一

極權主義研究中的共產黨問題(上)

1】“極權主義研究中的共產黨問題”之緣起

 

A.這篇文字是我多年來的讀書筆記的積累,基本觀點都不是我的。主要內容或直接、或間接概括總結了極權主義領域中的一些專家的論述,只有隨感是我的。

我之所以記下了這些筆記,是因為在過去一百年的西語界,共產黨問題幾乎是極權主義問題的同義語。極權主義與共產黨問題具有完全相同的問題。在研究極權主義問題的時候,即便在討論法西斯及納粹問題時,直接面對的也還是包括共產黨問題。所以在研究極權主義的三十六年中,甚至可以說,在我反叛出自己社會的文化及思想的五十六年中,我幾乎每天都在和這些問題對話,審視這些問題。由於這個經歷,我可以肯定地說——我身上的讓大陸知識界不快,讓我曾經的那些“自然辯證法界的導師們”覺得我的氣質讓他們感到猶如眼中釘、肉中刺,全因為如此,

就是因為我身上帶著這些這樣的學術研究的思想、語言及語言方式的氣味兒。我至今無法與有任何一種共產黨氣味的存在融合。

 

B.我之所以整理這些在西方學界老生常談的筆記,讓它們重新在中文世界出現,還因為這些淺顯的事實和道理,在中文世界竟然是一個“盲點”,竟然“看來熟悉”,卻幾乎很少有人如此面對這個由西方衍生、私生的中文世界的共產黨極權主義。

2025年10月4日星期六

七律-乙巳中秋之二·老成

老去中秋踞嘯歌,

通言警世憫懷多;

天河月色涵今古,

海宇孤光感爛柯;

比事魂勞文浩蕩,

緣何夢斷筆婆娑;

干雲俠氣耕耘實,

志節名操砥礪磨。


註:

1.踞嘯歌:箕踞嘯歌,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 晋文王 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於王者。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

2.天河:天空聯亙如帶的星群。張元幹·石州慢·雨急雲飛: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

2025年10月3日星期五

七律-乙巳中秋之一·夜思

月下天高秋意長,

清幽夜學浸蒼涼;

重溫不啻覺他願,

再夢翻成望故鄉;

憶到雙親傷徹骨,

愁懷九眷愧中腸;

危途暮鼓晨鐘在,

亂世寒窗徑守常。

 

註:

1.夜學:唐·孟郊·夜感自遣:夜學曉未休,苦吟神鬼愁。

2.不啻:不止、不僅;如同。

3.覺他:佛教用語。既已自覺,又教授佛法使他人了悟,脫離生死輪迴之苦,稱為“覺他。

4.九眷:所有親眷。

5.愧中腸:曹植·送應氏詩二首之二:愛至望苦深,豈不愧中腸;杜甫·贈衛八處士: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6.暮鼓晨鐘:借佛寺中朝課之前及熄燈之前之敲擊鐘鼓,警惕、自勵。

7.寒窗:苦讀。

8.徑:A.道路;B.直接,竟然。

9.守常:固守常法。

七律-乙巳亂世八月感之二·八月

昨夜星光昨夜空,

書窗眺望碧霄中;

佳辰月送秋高氣,

寄興雲傾夙曲衷;

落葉於人雖不異,

衰年與跡豈相同;

風霜透徹生花筆,

老樹盤根矍鑠翁。

 

註:

1.首聯:翻自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2.夙:A.舊的、以前的,如夙話。B.平常的、一向的,如夙願、「夙志」。

3.曲衷:衷曲,內心的情意。

4.生花筆:夢筆生花。

5.老樹盤根:基礎穩固。

6.矍鑠翁:老而健。

 (照片拍自書房南窗)


2025.10.3

2025年9月25日星期四

散論極權主義研究的認識論方法論問題(下)——最近四十年極權主義研究的新問題新領域

按:

筆者一九八八年第一次走出國門,四十歲時被稱為德國波普學派的代表人物,哲學家漢斯阿爾伯特(Hans Albert1921-2023)點撥引導到ideology,觀念學說即意識形態問題,極權主義問題研究,一九八九年受到他的直接的申請資助研究的學術性的推薦信支持。這封推薦信清楚地點明學術研究與意識形態的不同。由此,一路走來三十六年,受到德國自由主義政治學教授布拉赫(D.Bracher)、達倫道夫(Ralf Dahrendorf1929-2009),以及邁爾(Hans Maier)教授等的著述深刻影響,關於極權主義問題寫出二百萬以上文字。於此可以明確地說:

中文界極權主義研究,是阿爾伯特及其德國批判理性主義思想——波普學派直接播下的種子萌發,其後受德國戰後學術界研究成果的深刻影響展開的。(2025.9.29


正文:


.冷戰後的極權主義研究的變化及其焦點問題

 

10】在我看來,一九四九年後的中國大陸,是一部極權主義概念及理論研究概念史的經驗案例,處處嚴絲合縫,且劇情變化亦步亦趨。而最近四十年更是如此。就極權主義已經有的,認識到的內容來說,大陸可謂毫無新意地遵循了舊版極權主義劇本的內容。不過是就其形式來說,由於極權主義是西方近代化帶來的問題,伴隨西方經濟、政治的變化,尤其是二戰、冷戰的結束,作爲僅存的,嚴守了斯大林時代的底綫的中國大陸,演繹出很多舊中有新的內容。這個內容由于是在一種純粹的西化,意識形態化的基礎上發生的,因此為研究另一時期的意識形態的時代,極權主義的時代,西方社會的特點,如實驗室條件下的一個試驗那樣,不僅爲研究極權主義,也為研究後基督教的西方提供了很多新的視角。

那麼,作為當代極權主義問題研究教科書式的案例的中國大陸,究竟應該如何描述它最近四十年的變化及其現狀,應該如何把握它的現狀及變化;中國大陸的這些變化究竟又能給極權主義概念及理論帶來什麼性質的新認識?

若想釐清這兩個問題,則還是要回到西方,首先是因為它們同樣涉及極權主義概念及其理論的發源地——當代歐美對於極權主義,以及其類似於它的這些問題的研究現狀。西方學界的研究現狀顯示的是這一理論自身能力的調整。其次則是中國的變化如中國極權主義的產生一樣,發展依然是與其母體緊密相連。

極權主義的母體是西方,不是隨口而言的事情,而是千真萬確、能從各方面確認的客觀性的判斷!看不到這點而談論極權主義,就是一種不著調!

 

2025年9月23日星期二

散論極權主義研究的認識論方法論問題(上)——冷戰結束前的極權主義研究學術特點及其問題

筆者一九八八年第一次走出國門,四十歲時被稱為德國波普學派的代表人物,哲學家漢斯阿爾伯特(Hans Albert1921-2023)點撥引導到ideology,觀念學說即意識形態問題,極權主義問題研究,一九八九年受到他的直接的申請資助研究的學術性的推薦信支持。這封推薦信清楚地點明學術研究與意識形態的不同。由此,一路走來三十六年,受到德國自由主義政治學教授布拉赫(D.Bracher)、達倫道夫(Ralf Dahrendorf1929-2009),以及邁爾(Hans Maier)教授等的著述深刻影響,關於極權主義問題寫出二百萬以上文字。於此可以明確地說:

中文界極權主義研究,是阿爾伯特及其德國批判理性主義思想——波普學派直接播下的種子萌發,其後受德國戰後學術界研究成果的深刻影響展開的。(2025.9.29)


極權主義概念是由于以往任何專制形式的描述術語都無法適用于描述俄國十月革命帶來的專制、意大利法西斯分子建立的法西斯主義制度以及稍後的德國納粹政權,因此而產生的。

這個概念在上世紀二十年代一經産生,就開始被廣泛地接受,幷且在二次大戰後的冷戰中逐漸成熟成爲近代產生的政治學中的一個專門研究的課題。

由于這個概念描述這一發生發展於二十世紀的歷史及各階段的現實現象有效、銳利,因此引起東歐共産黨集團,以及很多傾向與共産黨的西方左派人士的反感及對抗。很多人乃至東歐共産黨集團政府養育的知識人也開始參與對于極權主義的討論,但是無論在極權主義研究的概念史對哪方面問題的討論,凡是共產黨社會的意識形態分子談論極權主義問題的,沒有一個不是走味及荒腔走板的。

這一產生於上世紀二十年代的概念,在其後的歷史中被廣泛地接受,不再引起直接的爭論,成爲描述共産黨社會的專門術語,被學界認爲取得了全面的成功及勝利是在一九八九年柏林墻倒塌,東歐共產黨集團崩潰以後。雖然如此,但是對極權主義問題的研究幷沒有停留在原地,而是在其後很多新的現象及討論中大大地深化了。

這個深化使得極權主義問題完全在一個更爲具有普遍性的文化及歷史的基礎上,另外一個維度上進行了討論。這一討論的變化軌迹在歐洲極爲明顯,思想上以反思過去七十年尤其是冷戰時期的歷史,《共産主義黑皮書》及《過渡期刊》的討論爲開始,以《過渡期刊》的封刊,新學術刊物的準備爲轉折。政治上則以中國共産黨政權的穩定及發展,俄國共産黨的變體,普京發動國際性戰爭,以及美國川普上臺、不再被作爲民主國家的符號、以美國第一這樣的意識形態作爲美國的符號等問題為核心。

七律-乙巳亂世八月感 之一·亂世

天邊八月動秋風,

佳節年年若未逢;

四海悠悠他夢里,

八荒郁郁異塵中;

貧川走馬邪邪變,

亂世危邦事事同

皓首誰能窮益壯,

人間我是老雕蟲。

 

註:

 八荒:A.天下,B.偏遠地方

貧川走馬:借喻兩方兩界兩風氣。

皓首、益壯:取王勃·滕王閣序老當益壯,甯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雕蟲:積年累月于文字思想者。劉禹錫·送僧方及南謁柳員外:衣裓貯文章,自言學雕蟲。李賀·南園十三首其六: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挂玉弓。


2025.9.23

2025年9月18日星期四

分享施瓦伯演繹埃爾大提琴協奏曲序——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Op. 85: I. Adagio - Moderato

 

因為埃爾加的這個大提琴曲太特殊了!對人的感知,感情及生命,對社會的沉浮,災難及艱險,豐富而深邃,不同於傳統那些帶有宗教氣的平面性,或所謂高貴與低俗,救世與俯首,英雄與凡人性的感受。

因為它是一首轉折時代的充滿酸甜苦辣,困難挫折、失意如意、實在與虛無的糾結的作品!它和馬勒及其音樂一樣,西方到了十九世紀末期、二十世紀初期,近代化、世俗化讓他們自然而然地到宗教以外去尋求,作為人只有一次的生命的逸韻!

所以我努力希望聽出埃爾加這個曲子最深處的含蘊;所以我聽了前人,已經舉世公認的、成熟的演繹,繼續聽了男人的、女人的訴說,進而聽了西人的——英國、法國、美國、德國,也聽了日本乃至中國的演奏家。如今我在聽取年輕一代,三十歲的一代的特點。

我聽的是樂曲的傾吐、尋問,聽的是演奏家的感知、表達能力;對比的則是文化及精神,是我們自己的存在及生活……。

藝術和文字——文學及精神思想著述一樣,是人生命所獨有的感知及享受能力。賞心悅耳、遊目騁懷,激蕩生命,集大自然父母所賜生命之感受思維能力叫我如何不盡情

是以,與施瓦伯(Gabriel Schwabe)這位八八年出生於柏林的大提琴演奏家對埃爾加的理解有交集,故轉推分享相知的友人。

 2025.9.18 



2025年8月29日星期五

七律-極權研究

三千破鼓鬧萊孱,

九野剛風舉步堅;

厚意還淳真火爆,

虛懷返璞得深專;

桑蓬志學謀初省,

歲月勤耕抱虎眠;

處處時庸殊異恨,

茫茫四海著先鞭。

註:

首聯:

1.三千破鼓:取“寧撞金鐘一下,不打破鼓三千”。吾三十五年前把意識形態與極權主義研究導入中文領域。學術研究首要問題是認識論方法論,以及提問題的方式方法,語言思維方式。最忌嘩眾取寵,急功近利,尤其是在一個《一九八四》國度,真理部所培育的知識園地中。

2.萊孱:,賤弱。 沈約·爲晉安王謝南兗州章:臣以萊孱,幼無秀業。

2025年8月12日星期二

五律-感懷思想遭遇之二

按:這個題目的五律,之所以寫第二首,是因為網搜發現,這類所謂“學術教授”與共產黨高級黨干于光遠們,與真理部、馬列及自然辯證法界之所謂知識人,實質上卻是黨工、意識形態分子的唱和,污染了知識界。它不僅在傳統的文人倫理上看,而且在當代學術界、知識領域乃至媒體的價值底線上看,都犯了大忌!完全負面!但遺憾的是在中文知識界至今不覺不知其臭。所以,細想之後,我感到有必要在此後明確地推進這個感覺——必須讓中文社會及其所謂知識界,當然包括港臺,知道在文化思想領域,知識氣質及倫理上什麼是恥!並且知恥成為一個重要的題目

具體說就是——與共產黨黨工及黨派文人拉拉扯扯,絕非光榮之事!因為即如阿隆所說,幾乎所有的極權主義問題研究者認識到的那樣共產黨黨工及文工,與納粹黨工文工,沒什麼不一樣!——2025.8.12

舊國應和殊,

清名隱者虞;

趨炎朱印錄,

附識小人儒;

淡泊惜真趣,

崢嶸惡好諛;

平生多忤逆,

此世我堅孤。


註:

首聯:

應和:現今常用含義爲應聲唱和。對一種言行表示呼應附和。內心或表面贊同別人的觀點、看法、號召,行爲、表情、語言反應。月自己同名唱和之詩歌及藝術作品。

A.憂慮疑慮顧慮B.欺騙,爾虞我詐。

首聯指舊日無妄之災所由。

頷聯:

朱印錄:指物理學及科學史教授戈革先生為中國自然辯證法及中宣部奠基者、黨魁于光遠所治印集《碎思錄》。

小人儒:A.追求名望的儒者。語出《论语·雍也》: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B.明·朱权·荆钗记·觅真:弃旧怜新小人儒,亏心折尽平生福。

附識:附識,fù,zhì,附在文章、書刊上的唱和記述。

頸聯、尾聯:

好諛:喜歡阿諛奉承。

頸聯、尾聯自述此生行為及心性。

 

2025.8.12

2025年8月11日星期一

五律-感懷思想遭遇之一

按:偶然看到與戈革先生絕交前後三年的舊信,同時網上索引看到先生與于光遠等交往後帶來的威風。這才深感,與先生從來“道不同”,直接交惡在這本《碎玉錄》。

我竟然毫無顧忌地嗤之以鼻,等於直擊其面。三年後的那場衝突前後恰是我因母病,準備回到母親身邊的時候。親眼目睹衝突的劉遼先生再三勸我不要回國。次年我被吊銷護照。七年後,二〇〇三年,我則因紀念李慎之文字,再次遭遇思想分歧以外的痛恨。由此細想,我起自這個遭遇的流亡生涯,一是思想分歧,我咎由自取;二是這個時代及社會獨特的精神思想狀態所致。

然而,三十年來,雖然生活坎坷、困頓,一再遭遇這類打擊,但是耐得寂寞而玉成了我對於思想史、極權主義問題的探究。想來也是老天的一番苦心——天道酬勤為此,重新作為史料發表這些信件及反省自己時,兼記五律一首。

尊師重節遒,

論學早知羞;

都府沽名譜,

宮門釣譽籌;

東坡詩遇恨,

西域墨逢仇;

半世流亡久,

三波傲九州。 

註:

頷聯:

指戈革先生為于光遠所治印譜《碎玉錄》。我收到書回信未致謝及稱頌,反而言這一工作“很無聊”。

于光遠系中文界自然辯證法鼻祖,中共建國後宣傳部門,即奧威爾所言《真理部》最重要的創立者。幾乎可以說,最近一個世紀,所有中國大陸自然辯證法“專家”都是于光遠一手培養及帶領出來的。他不是知識分子,而是不折不扣的高級黨工。

2025年8月6日星期三

文化思想史檔案——兩個文化世界的知識人 ——1993-96年致戈革教授信件(原稿)

按:戈革教授是我在中國科學院讀研究生時期的老師,畢業答辯論文導師。在我讀書及畢業後,是我在自然辯證法界來往最密切的老師。氣質相投的劉遼教授則是在九十年代初期後才開始往來。

在我看,是與中國文化的聯繫使我們如此;而最後我們以徹底地分手結束,則是因為“自然辯證法”的意識形態氣質導致我們一定分手。因為我從進入哲學領域開始就是背對著馬克思主義;而這個自然辯證法氣質,使得戈革先生的中學能夠與大洋國的知識界,如于光遠、錢鍾書們粘連,而我,從高中畢業決定自學進入思想及哲學領域開始,就無法和他們相容。

所以我認為我們的通信及交往軌跡,在思想史及為人上,留下了教科書式的案例。

三十年後重新思索這些思想文化問題,我會有後續文字。

——2025.8.6

 

關於戈革先生百度介紹說:

戈革:(19221-20071229日),,號紅莩,一號拜鞠。1922122日出生于河北省獻縣之前南宮村。1949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物理系,1952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後即從事物理教學工作,直至退休。原習理論物理學,中年以後治量子物理學史,專研偉大學者尼耳斯·玻爾的生平、工作和思想。2001年被丹麥女王賜封“丹麥國旗勛章”。平生著譯數十種,共約一千五百萬言。正業面外,有多種文人愛好,能作舊體詩詞,尤嗜治印。主要譯著作品有《宏觀電磁場論》、《玻爾——他的生平、學術和思想》、《史情室文帚》等。

 

信件依次涉及題目大致如下:

1.關於于光遠:

2.一九九四年回北京探親返回德國的探親雜談:

3.德國現狀及關於與許良英先生的分歧:

4.與戈革先生談與他不同的看法:

5.最後書信——與包括戈革教授在內自然辯證法界訣別書:

 

2025年8月5日星期二

令人啼笑皆非的“批評” ——關於“馬漢茂的臺灣文學研究”答臺灣作者批評(1999年舊作)

臺大校長沈君山(左)受馬漢茂(右)邀請到魯爾大學演講
友人展慧從臺北給我電傳來一則批評我的短文,題目爲“被扭曲的漢文化中心意識”。本來有批評、有討論總是好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可謂得爲學之本矣”。我忝爲“中國人”,雖遭極權文化蹂躪改造,但是這點文化尚存一息。然而,這一則批評却是令我不知所云,新竹倪國榮君此番宏論爲何而發?

我對《中國時報》記者談及馬漢茂教授的工作時確實曾經談到臺灣文學,我明確地說,“在文學史上沒有很高價值的臺灣文學”,而不是在其它方面。因爲它作爲研究一個地區的社會、政治、文化變化發展當然是有價值的。我的這一評價根本不涉及漢文化問題。

涉及中國大陸的文學評價問題,此前我已經有過一些文章,時下恰好又有一篇文章投給《當代》雜志,題目就是“當代中國無大師”。對于共産黨統治下的大陸文學,我的評價是百分制九十九以上的作品在文學史上“毫無價值”,這包括今天在臺灣也走紅流行的大陸作品。我在幾次訪問臺灣時曾經不斷地强調過,臺灣的知識領域和文化領域有很多值得大陸學習思索的地方,我甚至想作一個研究,臺灣的討論能給大陸對此問題的討論那些啓發,它們在什麽地方走在了前面。

2025年8月4日星期一

五律-別舊交初見友人

按:二〇〇〇年,因茉莉介紹耳識,生出一段持續二十五年的波瀾故事,我隨思想走一生,此中亦有深意蘊。天下不大,人生奇緣,未料耄耋之年,今生今世在天涯海角故交初見。昨日送別,感慨萬千,別影記詩八句。(故事後來當會補記)

涼風冷雨過,

夏日舊思多;

往事孤丁起,

初心做奈何;

槍唇肝膽話,

劍舌肺腸歌;

意緒源緣遠,

幽深古井波。

註:

1.我因此位友人與丁君交集,遭其痛恨、謾罵了我十幾年。理會是非遣,性達形跡深,他顧人生,我卻要感謝丁君,他為我留下又一段非常典型的大洋國故事——我會後續記述。

2025年8月1日星期五

五律-求學東西感懷


按:學友網上應答:“學可保身、全生、養親、盡年”,先生精言必存。……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為己之學”,盡心知性、盡性知天。“為人之學”,奇技淫巧,患得患失,巧言令色,喪心敗德。

其為人,為己之解,用在東西二學,古今兩異,入木三分。由此觸發我對此生五十餘年求東問西兩學之感。乃賦五律一首,以述懷。

諸生絕媚阿,

我賦忤迎和,

浩浩文成浪,

滔滔論見河;

微言窮賾細,

數理學西多,

大道薄今世,

詩情待嘯歌。

註:

首聯:

諸生;儒生,在學學人,學而有成者。

頷聯:

2025年7月31日星期四

唐詩宋詞元曲,清朝民初國劇,新中拾來“大排擋”——文學史芻議

這篇文字有個很有意思的結論:

臺灣民進黨的反中,越反中國文化傳統,不做中國人,結果是越與當代大陸新中文化一致,越是當代“新中體”!

這結論稍有智力就可清楚地看到:

究竟兩蔣、錢穆、胡少安、周正榮那代人更如大陸今天,還是大港開唱、台獨分子的戾氣語言及思維方式,綠色媒體——更是“新中體”?

結論很清楚!越反越中……。( 2025.8.2)


中文文字及其多維度展開與研究,即我們中文所說的“‘文’學”。

這一我們中文稱謂的“文學”,也就是文字的創造性展開,意謂著人類獨具的“精神世界”的性質,以及深湛及廣袤。

就“文”之學,即傳統中文所獨特具有的文字的展開,於人類世界可謂獨一無二。不僅無出其右者甚至無可比擬。因為它不只是一種符號的、觀念的排列,而且音像文字的本身及組合變化,就帶有奇妙變化的奇妙內容。

關於精神展開的內容及形式,它不僅在人類縱向及橫向歷史中是極為具體的存在及標識,而且對我們自己社會的文化發展的歷史縱向比較,亦是如此。這一各文化群體,各階段特點的比較,能夠讓我們看到、體會到極為豐富的內容。

好的、充分展開了文化精神的時代,都有著實打實的內容及其所有的形式。唐詩、宋詞,乃至使用不同文字,外來的族群之人統治的元、清,也都各有在他們統治時發展的中文文字之“文”學內容與標識。一為“元曲”,一為與民國相繼的“國劇”。

如此細數,我們會突然發現,最為悲慘的竟然就是所謂新文化運動及帶來的“新中國”。到今天為止,在這個社會存在,它們所有的百年時代乏善可陳!

把它與傳統相係、相比——黃鼠狼下耗子;把它與橫向的拉丁文化相連,它引入的竟然是人家最糟糕的、沒人文文化的宗教性文“行”。百年來,“使用中文”玩弄“拉丁文化”的人,捕風捉影地戲耍了各種形式——光怪陸離,但居然至多是驢馬雜交,連黃鼠狼下耗子的生命力都沒有!

五律-乙巳冬日寒窗

老去傲霜冰, 寒窗劍氣凌; 讀書豐蘊藉, 下筆展驍騰; 力學多奇想, 申思有繼承; 辭鋒蘇季子, 凜冽六神凝。 註: 1. 寒窗:取十載寒窗 。 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三折:十載寒窗積雪餘,讀得人間萬卷書。 2. 劍氣:取文選•任昉•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