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這篇文字有個很有意思的結論:
臺灣民進黨的反中,越反中國文化傳統,不做中國人,結果是越與當代大陸新中文化一致,越是當代“新中體”!
這結論稍有智力就可清楚地看到:
究竟兩蔣、錢穆、胡少安、周正榮那代人更如大陸今天,還是大港開唱、台獨分子的戾氣語言及思維方式,綠色媒體——更是“新中體”?
這一我們中文稱謂的“文學”,也就是文字的創造性展開,意謂著人類獨具的“精神世界”的性質,以及深湛及廣袤。
就“文”之學,即傳統中文所獨特具有的文字的展開,於人類世界可謂獨一無二。不僅無出其右者甚至無可比擬。因為它不只是一種符號的、觀念的排列,而且音像文字的本身及組合變化,就帶有奇妙變化的奇妙內容。
關於精神展開的內容及形式,它不僅在人類縱向及橫向歷史中是極為具體的存在及標識,而且對我們自己社會的文化發展的歷史縱向比較,亦是如此。這一各文化群體,各階段特點的比較,能夠讓我們看到、體會到極為豐富的內容。
好的、充分展開了文化精神的時代,都有著實打實的內容及其所有的形式。唐詩、宋詞,乃至使用不同文字,外來的族群之人統治的元、清,也都各有在他們統治時發展的中文文字之“文”學內容與標識。一為“元曲”,一為與民國相繼的“國劇”。
如此細數,我們會突然發現,最為悲慘的竟然就是所謂新文化運動及帶來的“新中國”。到今天為止,在這個社會存在,它們所有的百年時代乏善可陳!
把它與傳統相係、相比——黃鼠狼下耗子;把它與橫向的拉丁文化相連,它引入的竟然是人家最糟糕的、沒人文文化的宗教性文“行”。百年來,“使用中文”玩弄“拉丁文化”的人,捕風捉影地戲耍了各種形式——光怪陸離,但居然至多是驢馬雜交,連黃鼠狼下耗子的生命力都沒有!
與唐宋縱向排列的“新中國”,準確說為“新中文‘地區’”,包括兩岸三地。由於兩岸三地文化傾向質雷同,我們可以看到,都是宗教性、觀念化文學,“縮水版世俗基督教文化”。名為“近代化”實為對近代化反動的蘿蔓締科運動,Romantik運動,對啟蒙及文藝復興反彈、反動的宗教性羅馬化的運動產生的變體宗教及世俗宗教化文化。其最典型的描述是——十月革命一生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列主義;其最典型的口號是全盤西化——拉丁化。
對這類文化,以學術語言稱謂——意識形態-觀念主義學說的時代中,“意識形態化文學”。
在我言之,是“觀念文學”以及其藝術,概括稱之,可謂拾來的“觀念大排擋”。
如此排列,可以來段順口溜:
唐詩宋詞元有曲,清朝民國興國劇,
新中拾來觀念化,來了“觀念大排檔”……。
就此性質,張藝謀、高行健、莫言、劉曉波、朦朧詩、傷痕文學、《河殤》,乃至李澤厚、我曾經路過的自然辯證法界的導師們,以及時下臺灣的文化部、大港開唱,高校大學,媒體出版,香港太陽花運動的語言方式……兩岸三地一語槪之“觀念排擋”。如此文學史即是:
唐詩宋詞、元曲清劇,拾來一個“新中檔”。
“新中檔”是百年新文學運動帶來的拉丁化中文文學的綜合性稱謂,即觀念化大排檔之簡稱!這個稱謂亦如唐詩包括五言、七言律詩、古風、絕句;宋詞包括各種詞牌——新中檔涵蓋的是各類觀念性文字及藝術——意識形態化的文字內容形式以及所謂藝術!
2025.7.31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