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7日星期四

五律-歲暮

衰原晚歲天,

淡泊入超然;

夜雨風遺烈,

清思箭在弦;

蕭條孤憤筆,

寂寞美人篇;

古往今來士,

元龍不問田。

1.頷聯

夜雨風遺烈:多意

A.入冬一連兩周冷雨淒風,敲窗洗地;

B. 借遺風馀烈之詞及意——前人所留下的美好教化與功業。

2.頸聯

孤憤:

2023年11月30日星期四

就音樂感受、人及其文化致友人

洛誦,你好!

 謝謝你轉來來徐(徐家禛)先生的評點。他說得極為中肯,對極了——音樂是個人的感受以及看法。我寫樂評即是想分享我的感受,以及對於一些流行看法的感知。

在我看,音樂、美術,數學及運用它的各門科學,和我們使用的語言文字一樣,都是表達人對於生存及周圍世界的感知及認識的描述。可以泛稱為不同感知及表達方式的語言。我認為,這三種,藝術、數理和語言文字,在追求的深處和高處是相通的,是一體。

這也是從吾日十五而有志于學開始,我就深感,作為人這幾個領域都必須有一定的深度及訓練。所以我儘管年輕時坎坷還是堅持學完物理碩士,而至今很遺憾的是沒有學習一種樂器,以及好好地拜師學習更多的京劇。不過我卻有很好的堪稱是專業的體育專長,綜合而言,作為人活一場,在我們那代人中,我以為應該算是較為全面的了——有遺憾但是缺憾不多,做人感覺及修養3分加——及格,如果能到到4分,那就能立於世而有很深的痕跡了。雖然烈士暮年,但是的確一直有此心。

2023年11月28日星期二

聽上代指揮家克倫佩勒音樂雜感

維基介紹克倫佩勒說,曾有人問克倫佩勒馬勒與布魯克納作品,形式風格都頗多類似之處,為何克倫佩勒專心於推廣馬勒作品,克倫佩勒答曰,因馬勒曾為其介紹工作。這樣似是而非的答案隱藏了克倫佩勒真正的審美偏好。

 

我在聽馬勒之外,去年仔細聽托斯卡尼尼和富特萬格勒的區別時,更多地涉及到他。近日在比較老一代和時下這代音樂人的區別時,讓我有了更具體地聽他的衝動。昨天,週四晚間偶然發現他的一套7張的EMI的貝多芬九個交響樂,週日到期那時卻已經被拍到40歐元,可剛巧有套10張的貝多芬交響樂和序曲兩小時後,二十三點結束,十歐元卻無人投標。大約因為沒人看到這個紀念版也是EMI的錄音,於是臨時起意,決定為更深地理解克倫佩勒,而非貝多芬試拍這套——從馬勒和貝多芬來了解這位指揮家,對我來說要容易於別的音樂。如此,我真的10歐元拍到了——姑且作為今年送給自己的聖誕節禮品。

 

我曾言西方音樂讓我聽薄了,那是指整體及發展史,因為京劇讓我聽厚了,此處我則是指文化及“文”學意蘊,它竟然是活動的文字,活動的,有載體——人的文化演繹!這個厚薄觀讓我不再妄自菲薄。

2023年11月8日星期三

寫在柏林墻倒塌三十四週年紀念日

明天柏林墻倒塌三十四週年。

五十四年前——一九六九年我步入自學哲學。夏天,讀到列寧的哲學筆記,接觸到馬赫及認識論問題,讀馬列讓我讀出了馬列,開始走向思想反叛之路——在認識論問題上,馬克思主義經不起不斷地追問,它是一種自欺欺人。而就此我以為認識到這一點很容易,因為我不過是個高中生,沿著基本問題提問而已。而由此,對於政治及社會我也如文中所述認識到,此生是條沒有盡頭的路,此路黑暗而至此生能說清一些基本的思想問題,能為這個社會的代代存在做到香火傳承就不錯了。——我從沒想到共產黨會在我有生之年倒臺。

但是一九八九年柏林墻倒塌改變了我的信念——我開始相信極權主義一定失敗。對於我重要的依然是文化問題、思想問題,人們的思維方式問題,為此我繼續研究了“意識形態”及“極權主義”問題。二十年的研究讓我在二〇〇九年柏林墻倒塌二十週年的時候寫下此文(見鏈接)。

2023年10月31日星期二

五律-次韻婉清萬聖節前夜贈冒奇貓

冒奇緣有定,

客韻不餳糖;

處世知分寸,

嘻游自主張;

乘時妝虎翼,

作勢唱宮商;

久仰山西味,

呆萌美饌魴。

 

註:

1.冒奇緣有定:冒奇似懂人意,勝似人性,人見人愛,似三生有緣投身此世、此地,客居此家。

2.餳糖:甜言蜜語逢迎。野叟曝言·第二六回:他就翻轉樣兒,不做釅醋,卻做餳糖,專一迎奉公子,替他出些鬼計,奸騙外邊女子。

3.宮商:五音中的宮、商二音。引申為音樂、音律。

4.呆萌:婉清家愛貓。

2023.10.31 

附:

林婉清-五律·萬聖節前夜贈冒奇貓


冒奇何搗蛋?

仲老未言糖。

身少麒麟楦,

衣將蝙蝠張。

勸君收虎嘯,

聞汝慕魚商。

非是無糖給,

緣因爾食魴。


林婉清

共和二百六四年壬戌壬戌

公元二零二三年萬聖節前夜

 

注釋:

2023年10月27日星期五

七律-秋風

披星戴月跡高賢,

就簡删繁歲末前;

翰海文江誰徹骨,

詩宗季世自哀憐;

秋花遠夏栖遲落,

夢想回春却未然;

幸有清名清氣壯,

嘶風老馬老來堅

 

註:

1.高賢:賢明才智者。漢書·卷二二·禮樂志:大海蕩蕩水所歸,高賢愉愉民所懷。

2.就簡刪繁:取鄭板橋题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3.詩宗:詩人,唐·姚合·寄陝州王司馬:自當臺直無因醉,一別詩宗更懶吟。

4.季世:朝代衰亡時期也稱“末世”。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申公傳: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阬術士,六蓺從此缺焉。

5.嘶風老馬:老馬嘶風,比喻人老,但雄心未泯。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這位舅太太也就算得個老馬嘶風,英心未退了。

2023.10.27

2023年10月24日星期二

奧威爾的《評註民族主義》導讀:意識形態及其分子們的畫像(上)

關於奧威爾在《評註民族主義》中談到的意識形態及其分子及黨團問題,大陸中國共產黨及其社會,臺灣民進黨及時下臺灣社會的文化及政治生活的氛圍,分別為理解和把握奧威爾的《評註民族主義》提供了在不同性質的社會中其存在的最好的教科書式的驗證案例。

半個世紀後,在中文世界中出現的兩個政黨及其群體,以及由此衍生的社會的政治及文化的走向,也充分顯示出奧威爾這篇寫於一九四五年的對於意識形態問題描述與辨析的銳利、準確。這樣的作家堪稱爲偉大。

——引自作者對意識形態問題的評述


目錄

上部:《評註民族主義》導讀

1.奧威爾新版《評註民族主義》在英文、德文及中文界的不同反映

1-1.第一次單獨出版的英文《評注民族主義》:

1-2.第一次單獨出版的德文譯本《關於民族主義》:

1-3.關於奧威爾的民族主義在德文界引起的思想討論:

1-4.關於奧威爾《評註民族主義》在中文世界的反響:

2.奧威爾《評註民族主義》導讀

2-1.為什麼中文譯文需要導讀:

2-2.奧威爾筆下的民族主義說的是什麼:

2-3.具有民族主義心態的知識分子的三種表現:

2-4.具有民族主義精神的知識分子的三種惡質

2-5.具有民族主義思維方式的知識分子的三種類型:

2-6.具有民族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罔顧事實、喪失體面:

2-7.共產黨及各類政治化的宗教主義者是最典型的民族主義式的分子:

2-8.戰勝及克服民族主義式的思維方式及心態只有普適道德及認真謙虛的思想:

下部:《評註民族主義》解讀

3.解讀奧威爾的《評註民族主義》

3-1關於解讀:

3-2.世紀性問題——意識形態問題:

3-3.從《動物莊園》、《評註民族主義》到《一九八四》:

3-4.意識形態與知識分子問題:

3-5.意識形態及其分子與啓蒙及啓蒙運動——啓蒙的對象首先是知識人及知識問題:

3-6.《評註民族主義》對於中文社會及其讀者的特殊意義:

 


上部:《評註民族主義》導讀

 


1.奧威爾新版《評註民族主義》在英文、德文及中文界的不同反映

 

奧威爾的《評註民族主義》解讀:意識形態及其分子們的畫像(下)

我之所以非常推崇奧威爾這篇《評註民族主義》,因為它幾乎是我一九七五年第一次拜訪許良英先生,和他爭論的大綱。其後我花了三十多年才逐漸說清這些問題,所以我不僅深深地感到奧威爾的深刻及功力!而且也被深深地觸動——如果在五十年前的一九七〇年代看到這篇奧威爾發表在一九四五年的文章,我的一生會節約多少時間,少走多少彎路!

現在,我希望時下能接觸到更多信息及書籍的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有類似奧威爾的這種衝動、有能力——在精神思想上、學術上挑戰及辨析自己的社會,以及大學、學術機構中的那些所謂專家、教授,尤其是那些“意識形態分子”!

因為現在,和二〇一八年奧威爾這篇文字重新出版時相比,俄烏戰爭及新冠疫情給人類帶來的災難,讓我們更清楚地看到:

這個世界最不能夠讓人信任的就是那些專門從事政治的黨派教團人士;

最不知要臉的就是奧威爾所說的那些依附於政治黨團及其意識形態的知識人、媒體人!

——引自作者推特

 

陳超譯:喬治·奧威爾:民族主義小記(《評註民族主義》)


譯者注:194510月刊於《辯論》。

按語鑒於時下民族主義、國家主義——這西文同一個單詞Nationalism,西方社會的痼疾,越演越烈,甚至時刻有世界大戰的危險,再次危及到人類的存在。在沒有新的令我滿意的版本前,我把陳超翻譯的這個版本做了些許修正(貼文紅色部分也是我加的)貼在我的博客,作為我所寫的《意識形態及其分子們的畫像》上部導讀和下部解讀兩文的參照文本。

我希望中文界的朋友能夠由此而更關心它深層的思想問題,文化問題。不要像杭亭頓和福山那樣,在八九年之後反向刺激世界的精神及思想文化潮流,激化了西方社會的痼疾。

——仲維光2023.10.24

 

拜倫在某處用了“longeur”①這個法語單詞,並順便提到,雖然我們沒有這個英語單詞,但這種情況多的是。同樣地,有一種思維方式如今非常普遍,影響了我們對於每一個問題的思考,但還沒有被賦予名字。在現有的名詞中我選擇了最接近其內涵的“民族主義”這個詞,但你很快就會發現我用的並不是這個詞的一般含義,這只是因為我所談論的情感並不總是和民族聯繫在一起——民族指的是某一個種族或地域的人。它可以用以指代一個教會或一個階層,或者只是否定意義上的抵制某個事物,並不需要有任何肯定意義上的忠誠對象。

2023年10月19日星期四

七律-秋夜——癸卯秋感發四首之四

行雲冷月夜清幽,

老氣橫空壯節遒;

晚夢依稀承孝後,

他鄉確是逆流舟;

繁星步韵千家痛,

慧海交紛遠客愁;

早悟尋常蕭瑟事,

天涯到了不回頭。

註:

1.行雲:A.流動的雲。B.女神。杜甫•雨不絕:舞石旋應將乳子,行雲莫自溼仙衣。C.借指所思念的人。馮延巳•蝶戀花•幾日行雲何處去:幾日行雲何處去。忘了歸來,不道春將暮。

2.老氣橫空:借老氣橫秋。萌典:橫秋,充塞秋日的天空。老氣橫秋形容人氣概豪邁,充塞胸臆。後用以形容人老練而自命不凡,毫不謙虛的樣子。

3.壯節遒:遒文壯節:文句剛健,音節豪壯。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八•杜子美四: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故其遒文壯節,抑揚怨哀悲離之作,尤極于古。

4.承孝後:余因求知、求學而被吊銷護照,而未能為母行孝送終,留下終生之痛,常夢悔戚戚而醒。

5.慧海:智慧如海般深廣。南朝梁·蕭統·開善寺法會:法輪明暗室,慧海渡慈航。

2023.10.19

2023年10月17日星期二

七律-秋陽

春情夏夢浸秋陽,

老有初心晚景長,

拾取一年豐厚色,

清疏六欲潤衷腸;

寒風宿雨期高爽;

俟奮韜光遠熱凉;

運轉時來天地健,

霜飛兩鬢馬班章。

註:

韜光: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是以聖人韜光,賢人遁世。

俟奮:俟,等待。

高爽:秋高氣爽。

熱涼:炎涼,1.氣候冷熱無常。2.人情冷暖,世態炎涼。3.盛衰。蘇軾·景純見和復次韻贈之詩二首之一:「解組歸來道益光,坐看百物自炎涼。

天地健:易經·乾卦·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馬班章:班馬文章,漢班固和司馬遷文章。明·王世貞·鳴鳳記:夔龍禮樂承先範,班馬文章勘墨鉛。

2023.10.17

2023年10月14日星期六

七律-秋雨

按:夜來風雨,氣溫陡降,一夜之間淒淒秋日,不期而至。

因想俄烏以巴,此起彼不落,墻裡墻外,半世如一日,央視換裝演西台,黨客易地成自媒。嘈嘈切切錯雜彈,嘔啞嘲哳難爲聽。……豈無山歌與村笛?

因賦七律八句。

——2023.10.14

秋風冷雨繞衰年,

敗草殘花瘦寸田;

故地昏鴉依舊調,

官塘鳥鶩鬧新川;

方舟罔誌洋邦教,

野雉家鶏羽邑篇;

四海兵灾連暴禍,

秋風冷雨亂衰年。

註:

寸田:心田,內心。

新川:多意——指海外新地、新國,亦喻華人川粉。

罔:元初罔字即是網,故此處有捕捉,亦有臆造之意。

誌:記載,文體名,記事文。

洋邦教:洋邦:奧威爾大洋國。教:真理部教義、教導、教化。

羽國篇:奧威爾《動物莊園》借喻而來

頸聯:

指大洋國的教義及教化方式及其結果,都不過是源於方舟假說的基督教神學的世俗化。其子弟演練的不過是《動物莊園》中的國際篇

尾聯:

由這一假說帶來的宗教、宗教國家,以及它的世俗變種——大洋國,不可避免地為人類帶來了撕裂、對抗和戰爭。時下,即使在文藝復興五百年後,依然威脅著我們每個人的存在

 

2023.10.14 德國·埃森

2023年10月10日星期二

七律-秋思

异域秋思夜夜長,

西風落葉九迴腸;

前賢欲效須勤謹,

翰墨栖身亟自强;

寄意微情多率性,

超然賈儈最清狂;

遠途錯莫嘗憂患,

教化三行浸五常。

註:

微情:1.抑制哀痛的情感。禮記·檀弓下:禮有微情者。孔穎達·正義:微,殺也。言若賢者喪親,必致滅性,故制使三日而食,哭踊有數,以殺其內情,使之俯就也。2.微妙的情意。陸機·文賦:若夫豐約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適變,曲有微。

清狂:1,狂放不羈,杜甫·壯遊放蕩裘馬清狂。2.癡狂。

錯莫:落寞。韋應物·出還:咨嗟日復老,錯莫身如寄。

教化:教導、感化。

三行:孝行、友行、順行三種德行。周禮·地官·師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親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賢良;三曰順行,以事師長。

五常:1.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種倫常道德。2.金、木、水、火、土五行。3.仁、義、禮、智、信。4.古代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間的五種倫理體系。

 

2023.10.10

2023年10月5日星期四

我看張愛玲

因為談諾貝爾文學獎的西方社會及評委們的特點,而涉及到華人獲獎的問題。由於涉及到華人獲獎問題,而進一步涉及到對當代作家及五四後一代人的評價。
這些問題其實涉及到最為根本的如何理解不同文化問題,以及如何理解傳統中國文化傳統及其文字,五四後而來的另外一種文字——白話文的特點。由於時代及極權主義社會的封閉文化及真理部的教育,自我步入人生而感悟人生及精神思想始,就面臨這些根本問題,故從一九六九年二十歲,就深感——都是一些力不從愿的問題。雖然如此,一招一式地烏龜爬行,五十年的跬步,應該也行出千里。所以藉我天生之感,積我辛苦西學,寄我耳濡目染、兢兢業業的中學拾掇,臨老大膽置喙,談幾句對張愛玲的看法。貽笑大方,唯求以小致大,拋磚引玉。

一部作品的好壞,水平高低是由作家對於生活、生命及其所屬的社會及時代的感知與認識所決定的。而這個感知及認識,在文學,尤其中文“文字”上的表達的高低、深淺、優劣品質,不僅由其天生的感知能力,且有後天的教養及精神“文”化的性質及程度帶來的感知框架及表達能力。
在這個意義上,張愛玲是有感知,有認識,並且其文字和精神文化教養到達了一定程度的作家。她的作品可圈可點。但是也正是在這兩點上,她卻也有著“沒有那麼銳利、深邃”的特點,即在中國人愛說的“痛定”“思痛”,西方人愛說的“超越”能力上,沒有那麼醇厚、深切——“一言均賦、四韻俱成”,充滿情韻卻自帶律動,一波三折亦一板三眼。她沒有陶淵明的所謂“少年無俗韻”,自然也就沒有雋永的“文”化及“文”字。
她不過是在被西方強勢文化脅迫而產生的兩種中文並行的時代,那種帶有西化——二元化、簡單化、外在化及觀念化DNA的中文潮流中的清流而已。
她的感知短近而流俗,章句輕縱而浮梗;“可讀”卻小隱隱于林,逐流於市井表面;“可觀”常只見木不見林,乃至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她的“高深”風雅,做作的多,真名士的少。所謂“成名要趁早”,不僅敗筆,亦敗人生及文學,以及文化之人之本也!
如是,無論文字還是人的氣韻火候,她既不是可以與李清照同日而語的傳統大家作家及文人,也不是可以和魯迅相比的現代良深學人與文學家。但是,她的東西可讀——讀不好人,也讀不壞人。說白了,是文學,不是意識形態喧囂,也不是粗製濫造的雜燴,只是還不能入人間詞話王國維王國的文學法眼而已。

2023.10.5

2023年10月4日星期三

關於諾貝爾六獎性質雜感

就正在發佈的各項諾貝爾獎獲獎者,我在推特推發了一組雜感,匯集如下,以供參考:

如何評價諾貝爾獎的頒發,涉及根本的治學方法,文化思想,及其對世界可能產生的影響的性質。

諾獎共6項,醫學、物理、化學、經濟,及文學與和平獎。前4項,都是純粹西學,甚至可謂是直接源於古希臘文化思想的Science衍生出來的學科及學術。它的判斷基礎及標準是清楚明確的——知識論的知識及其證效。

故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儘管改變了物理學及人類的思維方式,但沒有獲獎。經濟學則如物理學一樣的,有理論描述模型及證效的經濟描述知識,而政治經濟學——不是經濟學,是政治性的意識形態,不在諾獎範圍。

此外這4個獎涉及的是傳統西學、西方文化學術,為此,這四個獎的頒發即便有爭議,也沒有到荒腔走板。

和上述4獎不同,兩項帶有人文色彩的諾貝爾獎涉及的卻不僅不是西方文化及學術思想,而且不再純粹是古希臘文化直接衍生的領域。

與此,我不斷地強調過Literature不是中文意義的文學,而是西方近代產生的既有文字藝術亦有近代學術性的文獻的意謂。諾獎根本上是西方中心主義的產物。這點其實只要自知,無可厚非。

2023年9月28日星期四

五律-中秋

按:2018年在英國,及其後在德文世界第一次作為單行本出版的奧威爾的《評註民族主義》,與《動物莊園》和《一九八四》並列,被譽為是奧威爾最重要的三本著述。有關奧威爾的這本書在歐洲引起強烈反響及討論,而在中文界居然沒有引起相應的反響,我在《北京之春》網刊發表了三篇文章。現在正在寫第四篇,從更為廣泛的文化思想及文學意義上談如何認識奧威爾。適逢中秋,為此,為奧威爾的追求及工作,亦為我自己的亦步亦趨奧威爾的半生而感慨萬千,於中秋佳節特發“中秋及讀奧威爾感律詩兩首”。——2023.9.29

歲歲月中秋,

年年不繫舟;

孤光揚別調,

漫興至窮幽;

近老吞今古,

遙天克斗牛;

冰心舒四海,

冷韻著風流。

註:

首聯:

不繫舟:飄泊不定。李白·寄崔侍御:宛溪霜夜聽猿愁,去國長為不繫舟。

2023年9月15日星期五

談大陸大學生的求學、求知之路 ——答國內大學畢業生問 (修正於中秋節)

這篇文字寫於白紙運動後,是集自己在極權主義國家生長求學求知的經驗教訓。如我對奧威爾《評註民族主義》的推崇——是希望在一個被忘年交老友,歷史學者趙葆禹稱為靈肉絞肉機的社會中,為我們的族群、時代留下心志健康,且在讀書上有純正DNA的種子。

每想到青年詩人王藏繫獄心就疼痛。常為自己無能,未能使他更好地運用自己生命而自責……。

初稿由於倉促錯字漏字很多,並有言不達意的地方,利用中秋節做了較為徹底的修訂。希望草草寫出的這些能對年輕一代有些有用的內容。——2023.9.29


我不止一次地收到過國內大學生關於求學及對未來學術思想發展道路的詢問,由於這個問題是每個人步入人生都會遇到的問題。孔子說,吾日十五而有志于學,即是對於這一問題的解答。

我曾經就一生的求知求生經歷在回憶高中時的物理老師張三慧時感歎:倘若在年輕時有一個明師,我不會走時下的這條路。從學術及智力貢獻上言,我願意走實打實的科學,如物理研究或者中學之路。

張三慧是清華大學普通物理教研室教師,業務出眾,五七年被打成右派而下放到附中兼課。八十年代後擔任清華大學普通物理教研室主任。當年一九六四年,他在附中的大學預科班教授我物理的時候,我得蒙青目,受到他的呵護。他對於我的物理領悟及計算能力,則偏愛到幾乎都是以我的答案為課堂練習的標準答案。我雖然由於他的教導而喜歡物理,但是卻並沒有發現血液深處與這種求知及認識世界的方式的聯繫,這致使我在後來由哲學轉感到必須學習物理學後,才發現物理學的這一精神及思想性的特質,乃至與生活方式的聯繫。但是,那時我已經步入哲學多年,且已經立志走哲學之路,思想之路。物理學只是作為這條路必須的基礎以及訓練及知識。

2023年9月10日星期日

七律—讀奧威爾《評註民族主義》

按:解讀奧威爾《評註民族主義》幾近成文寫作期間重讀了奧威爾“我為何寫作”等文,感觸萬千。一生求學、發問、寫作衝動、治學經歷,甚至曾經記者為生,生路坎坷,居然亦步亦趨地複製了奧威爾的一生。故未成文,已成感,賦律八句,既書對奧威爾之仰,亦寫此生之志。-2023.9.10

書芽豈料落悲田,

廢圃蓁荒亂世緣;

海島抽絲遺壓卷,

真言破繭啓蒙篇;

聰明自有神來筆,

感悟天生妙不傳;

百載獨行喬治奧,

玲瓏透闢勝朱弦。

註:

2023年9月3日星期日

百年清華千秋功罪——兩種文化下的清華園(下)(2011廣播談話)

聽衆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德國的仲維光。我今天和大家繼續談的題目是《百年清華千秋功罪 兩種文化下的清華園》。

遠一點談,四十年與六十年的清華究竟有哪些區別?在兩種文化影響下的清華園究竟我們怎麽來看它們的區別。

 

3.兩種文化影響下的清華園

 

對于這兩段時期,前四十年這裏我不想多說了,大家都知道前四十年清華園、清華它培養的是人,它爲的是人、人組成的社會來服務的。前四十年的清華培養出很多的人才,這裏頭既包括後來的諾貝爾獎物理獎等一些獎的獲得者,也包括後來散布到中國社會各處,乃至世界各處的很多的自然科學人才、人文的人才。這個是前四十年的清華。

這個歷史事實也就是說今天在紀念清華的時候,紀念清華百年歷史的時候,實際上清華的重要性全在于前四十年。爲什麽這麽說呢?我們可以看到在它的後六十年,清華在最根本的人的問題上,在最根本的學術問題上,基本上沒有培育出什麽像樣的人才。

但是,後六十年,清華今天在中國社會引以爲傲的是什麽呢?它培養出來一批中共的幹部,這一點恰恰是它後六十年清華的特點。

這裏我要重點講的是後六十年,後六十年清華園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地方,我們究竟怎麽來看後六十年清華的歷史。

 

A.我首先想說的是,我們現在大家都知道,在一九二七年北伐軍將要打到北京的時候,當時著名的學者陳寅恪和吳宓兩個人就說,如果北伐軍打到了北京以後,那麽他們就决不再在大學裏工作。因爲那時候党文化就會進入大學,因爲到那個時候知識分子就會失去了他們研究的自由,就會必須得爲黨文化服務。因此兩人相約到那個時候就離開大學去另謀職業。這個例子就是說,一個大學和党文化是格格不入的東西,党文化它一定會扼殺大學裏的獨立研究,扼殺大學那種人的靈魂。

百年清華千秋功罪——兩種文化下的清華園(上) (2011廣播談話)

聽衆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德國的仲維光,這裏是海內海外名家談節目。今天我想跟大家談的題目是《百年清華千秋功罪,兩種文化下的清華園》。

 

這個題目本應該在四月份清華百年校慶的時候就來談。現在雖然已經推遲了幾個月,但是這個問題我覺得是重要的,所以儘管校慶已經過去,還是應該談一下。因爲我們中國人常講:一年之計,莫若樹穀;十年之計,莫若樹木;百年之計,莫若樹人。談請華的問題實際上涉及的是一個樹人的問題,而這個樹人的問題又是不僅影響到中國的當代,而且影響到中國的未來。

 

我之所以在這裏談這個問題也是因爲我雖然一隻脚已經跨進了清華大學,還沒有完全進入清華大學的時候暴發了文化大革命,但是實際上我在清華園一共生活了八年,從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九。八年的時間在于一個人來說是一段很長的時間,尤其是在他一生中最寶貴的那一段,從十二、三歲到二十歲,在成長的時候,在各種身心成長的時候,因此那八年對一個人的一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八年。而在這八年裏我在清華園學習了八年,所接觸的我的師長、我的朋友,以及那塊土地,那裏的空氣都是清華的空氣。也就是說實際上在我人生最重要的那八年是在清華園的“培”育下、“撫”育下長大的。那八年對于我來說是一個很寶貴的時間,對于我來說也是我的最寶貴青春、青少年時期。因此有很多像我一樣的朋友和同學,像我這樣年齡的,也就是說我的同輩人,他們在回憶那八年的時候常常是帶著對自己青春、對自己生命的那種回憶,充滿了感情。

2023年8月29日星期二

文化大革命和文革的研究問題 (下)(2010廣播談話)

三.我對文化大革命的幾個具體看法

 

我在開始跟大家講了,“認識文化大革命”實際上可以說是一把鑰匙,它可以打開整個你對中國過去土改、反右,以及對現在中國鎮壓法輪功,中國所謂經濟改革,所謂開放,今天中國社會一切問題的看法。所以實際上我對文化大革命的看法、想法過去二十年一直處于準備、積累階段。當然這個準備、積累階段現在我認爲已經基本完成,思想比較成熟。因爲我最近一直在做的工作就是關于如何認識極權主義。在如何認識極權主義的研究學習過程中,我陸續從哲學上、歷史上、文化等三方面推進我的工作。目前我正在做的是恰好是從文化上如何來看待這個極權主義社會,這個共産黨的産生。當我做完了這一切工作的時候,我認爲我自己就可以用這個方法來具體地解剖“文化大革命”。這一切工作現在在我來說已經基本上接近尾聲、接近完成,因此,我覺得可以跟大家來介紹一些看法了。

 

1.我的方法及思想基礎

 

關于文化大革命我自己的看法,首先還是我剛才一直講的,就是關于思想方法上的。我現在關于思想方法上我自己已經産生了一個很大的變化:第一個就是在所用的語言概念上,我已經跳出了過去共産黨社會所加給我的那種意識形態式的方法、意識形態式的語言和研究,已經使我完全打破了這個框架。那麽也就是說在思想方法上我自己遵從的是第四個和第五個我所介紹的,就是西方社會這些更開闊的社會和一般社會的這種學術準則和學術研究方法。也就是說第四點、第五點裏我提到的自由主義思想家以及社會學家對于文化思想研究。在這些人的基礎上,跳出了共産黨社會來重新看這個文化革命。

 

2.我的基本看法:

 

那麽我的初步看法是什麽呢?這個我在九六年的時候曾經寫過一篇《清華附中紅衛兵的誕生》這樣一篇文章,現在已經過去了十幾年。那篇文章是我從六八年覺醒以後、開始反省以後第一次寫文化大革命。在那篇文章裏我基本上已經提出了、勾畫出了一個如何看待文化大革命和如何看待紅衛兵現象這樣一種看法。我認爲在談到我自己對文化大革命的看法的時候,我今天還是在沿著九六年那篇文章所帶來的方法在往前走。因此我覺得聽衆朋友們可以去找一找我當初寫的那篇文章,它的一些基本的思路和結構,這裏有一些我就不再重複了。

今天我要談的就是大致跟大家勾畫一下,我所認爲的究竟應該如何看待文化大革命,如何描述它。

文化大革命和文革的研究問題 (上)(2010廣播談話)

聽衆朋友們大家好,這裏是海內海外名家談節目,我是德國的仲維光。我今天想和大家談的題目是關于文化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的研究問題。

 

一.爲什麽要談這個問題?

 

1.因爲現在我們又經歷了一個八月,在二零一零年八月的時候就使我想到一九六六年的八月,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的這個八月正可以說影響了我的一生。現在爲什麽要來談文化大革命這個題目?我想跟大家說的是當初在文化大革命裏,我是做爲一個十七、八歲的青年人跟著共産黨搞文化大革命,當時是積極的擁護共産黨,積極的在跟共産黨搞這個革命的時候,認爲自己從事的是一個非常正義的事業,是一個非常值得從事的事業。

但是到六八年、六九年以後,突然發現身邊發生的很多事情和我追求與想像的不一樣,于是乎我慢慢的再去反省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就發現我是被騙了。

現在大家都知道文化大革命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那麽爲什麽今天要來談這個問題呢?我就是想從我自己的經歷,從我們那一代人的經歷來跟大家談一下如此“黑暗”,我們當初却爲什麽沒有能够認清共産黨,跟著共産黨了。其二因爲今天我們很多的年青人,很多在大陸生活的人還在重犯著當初我們的錯誤?我們這一代人在六六年文化大革命犯的錯誤在中國最近半個世紀的歷史來說,幷不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事件。

我們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在五零年左右,中國人跟著共産黨搞土改,現在看到在當時那個土改它是共産黨通過所謂階級鬥爭,一部分人要消滅另一部分人,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剝奪。甚至可以說是共産黨掌握了國家機器以後對于農民、對于社會的一種普遍的掠奪。可是當時我們很多的中國的民衆在積極的跟著共産黨,他們以爲自己能在這裏獲得一些利益,以爲鬥了別人,分了別人的財産自己能够從中有所得,走向一個更好的未來。但是不久,或者幾十年以後他們就會發現他們害了別人也沒有給自己帶來好處。

這樣的例子在其後的三反、五反,尤其是五七年反右,在這一系列的運動中大家都體會到這樣的過程。大家當時都認爲共産黨搞的是對的,或者一位整肅的是別人,和自己無關,盲目的跟著共産黨整肅另一批人。到文化大革命所發生的就更是一個極端典型的現象。

2023年8月4日星期五

拜仁教練圖赫爾日本行顯示的氣質——"Dedication & Perfection!" ☕️ | Thomas Tuchel visits a Tea Ceremony

拜仁教練圖赫爾日本行顯示的氣質

我是圖赫爾的粉絲,也就是我是瓜迪奧拉、克洛普、弗里克以及以前的范哈的粉絲。

這些人的足球充滿想象力、進取心,為人飽含對對手及隊員善意開放的理解,做事有規矩,不會在足球比賽中不擇手段、營營茍利,排斥打擊有才能的人及對手。總之這是些有才能、有勇氣、有教養,愛足球勝於愛勝負所帶來的名利的人!

 

圖赫爾之日本行訪問茶道顯示的是:

任何民族及膚色的人,作為“人”的存在都會具有的精神、教養和氣質

以及當人擺脫了不同觀念的具體內容,返原到人和自然,精神和時空的關係;當人超越出實體性的愛,歸融進對存在的抽象感知時——所具有的不可言說的,及由於不可言說而帶來的神秘色彩的靈感及境界。

2023年7月29日星期六

七律•夏日至後有感

至後炎涼復短長,

中原板蕩費思量;

年來漸遠強成誦,

歲去依然硬俠腸;

世事傷情多繫戀,

文章憎命未凋亡;

如今四海為家日,

夢外飄零夢裡鄉。

 註:

1.板蕩:板、蕩是《詩經·大雅》中的二篇,諷刺周厲王無道、敗壞國家;後用作亂世的代稱。《文選·謝靈運·擬鄴中集詩·王粲詩》:「幽厲昔崩亂,桓靈今板蕩。」

2.中原板蕩:國家動蕩不安,十分危急。

3.成誦:熟讀能誦。

4.文章憎命:取杜甫·天末懷李白: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2023.7.29

2023年7月18日星期二

從對抗意識形態的奧威爾到弄潮的昆德拉——蓬矢桑弧射四方2023.0715

1.

正在閱讀并寫作在2018年第一次重新出版的奧威爾的《評註民族主義》的書評。這本書2020年在德國出版了德文譯本并且立即產生很大影響。

民族主義在奧威爾那裡,談的是其來路問題,更深處或者說更為廣泛普遍化的思想意義問題。這本書在今天甚至可以直接告訴我們——如何認識那些在性平及metoo問題上,如魏京生滕彪男女問題上的那些分裂性地炒作者,以及台獨與港獨“分子”們的思想來路。

 

奧威爾的《評註民族主義》的文字最早發表在194510月,73年後2018年才第一次整理單獨成書出版,幾乎沒有間隙,一年多後,2020年就被出版德文譯本。奧威爾在寫作它之前,19458月出版了《動物莊園》,《一九八四》則在四年後19496月出版。

這三本書讓我明白了《一九八四》和《動物莊園》的區別及奧威爾思想的發展——由政治及社會問題的描述《動物莊園》,轉向對於更為根本性的政治及其制度的文化思想基礎和特點問題。

 

2.

這本《評註民族主義》是奧威爾在《動物莊園》發表後,轉入文化思想問題——“新話、新思維以及及雙重思想及雙重標準”研究的開始。它是作為文學家的奧威爾,集中在對於“意識形態”及“意識形態化”思想的理解及揭示,指向性的著述,它直接催生了《一九八四》。

2023年7月16日星期日

老大從人百不宜

1.墻裡濫調墻頭歌,此生陳詞此道誦


在信息封閉、實體墻國的時候,人們只能在罐里、大墻後面思維。那個社會被稱為鐵幕後的社會,罐里養王八一窩不如一窩,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殊料如今在信息開放,且有大量的年輕一代能進出國門交流的時候,出現如此一種無論從語言還是從思想,亦或從做人最近本的規範道德都不著調的吹吹拍拍、自拉自唱,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扎堆取暖,自建“自賤”精神之墻,竟比當年的鐵幕還堅硬高大!

如此,紅衛兵一代人,既然一輩子到如今還不知道丟人,是無人能助的!只有讓他們自己繼續BB,互相稱圣唱讚歌好了。但一定如奧威爾等前人所說:

沒有哪個思想狹隘的意識形態分子能寫出在幾年後還值得一讀的文字。


2.僻學固應知者少,長歌莫問和予誰


說到紅衛兵一代,由於我自己就屬於這一代人,親身經歷了一切,因此看到網上及媒體那種嘔啞嘲哳,寫不出一個漂亮句子,一則有價值的文思的捧圣昏話,讓我回想到一生的文字及思想探索:

2023年6月30日星期五

五律-夏日步孟浩然“留別王維”述懷

按:日來復誦孟浩然《唐詩三百首》九首五律,至“留別王維”,不覺牽動文人情懷,步其韻,翻為五律夏日述懷。

寂寂竟何依,

朝朝實自歸;

欲尋芳草去,

豈有古風違;

世路煙花厚,

浮沉雅客稀;

飛聲舒落寞,

厲響扣心扉。

註:

1.孟浩然·留別王維:

2023年6月24日星期六

有關知識分子,文人與白話文文青的省思

1.

在談論metoo中的文化問題的時候,有友人談到知識分子的使命問題。

關於知識分子的使命,這一說法,青年時代我曾津津樂道,但是現在我已經絕對不再使用。這個“使命”說來自基督教文化,傳道文化,而不是古希臘文化及其思想。因為知識分子,憑什麼有教育別人的使命——憑認了幾個字、讀了幾頁書?

按照古希臘哲人的探究態度,知識、知識人都是需要質疑的。古希臘先哲們的態度即如當代科學哲學家波普所明確地承認的:知識分子首先要知道,自己是無知的。這是來自古希臘的蘇格拉底的觀點,蘇格拉底借用刻在德爾斐神廟上的箴言:認識你自己。知識分子首先要認識自己,要知道自己無知。

人如果承認,人對世界的認識是人創造的一套符號,人固有的感知逐漸得到的“知識”,人就知道自己所知至多是自己符號系統創作的一二。

就這個意義,我現在更願意說,我們所使用的西方的思想方法,西化後的白話文的符號系統及二元化的認識論,決定了——知識分子的追求是知識,二元的思想基礎更決定了這個追求是辨析性的,而那些個有“使命”的所謂知識人的“使命”正是我們辨析的對象。這也是我省思了這一問題後認識到的,知識分子的對手首先是知識分子!只因為政治禁錮、禁止了他們的知識努力,極權主義社會的知識分子才一定會面對政治。但是政治事物并不是知識分子的關心及努力的基礎或者說是目標。

《極權與當代精英》一書下載地址(附自序)

有網友詢問我的《極權與當代精英》一書情況。下面是2007年我在鮑樸先生的香港新世紀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書的PDF下載地址。在此也感謝鮑樸先生! https:// de1lib.org/book/15944709/ 16c8ac?id=15944709&secret=16c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