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0日星期日

七律—讀奧威爾《評註民族主義》

按:解讀奧威爾《評註民族主義》幾近成文寫作期間重讀了奧威爾“我為何寫作”等文,感觸萬千。一生求學、發問、寫作衝動、治學經歷,甚至曾經記者為生,生路坎坷,居然亦步亦趨地複製了奧威爾的一生。故未成文,已成感,賦律八句,既書對奧威爾之仰,亦寫此生之志。-2023.9.10

書芽豈料落悲田,

廢圃蓁荒亂世緣;

海島抽絲遺壓卷,

真言破繭啓蒙篇;

聰明自有神來筆,

感悟天生妙不傳;

百載獨行喬治奧,

玲瓏透闢勝朱弦。

註:

首聯:

奧威爾在“我為何寫作”一文中說,自己生來有作家的衝動及要求,卻因亂世而一直關注極權主義問題——不得不關注政治。對此吾有深切同感。兒時被前輩稱為“讀書種子”,未料亂世、不入世之命緣,所幸篳路襤褸,未中途而廢,發芽伸展、終有所成。

悲田:佛典中稱貧窮困苦的眾生。

頷聯:

抽絲:亦有抽思之意。

壓卷:壓卷之作。壓倒其它作品的最佳之作。

尾聯:

喬治奧:奧威爾英文名George Orwell,翻譯成中文為喬治·奧威爾

玲瓏:清越、明亮。透闢:透澈精妙

朱弦:取劉禹錫·令狐相公見示河中楊少尹贈答,兼命繼之,“兩首新詩百字餘,朱弦玉磬韻難如”,喻奧威爾這篇文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散論極權主義研究的認識論方法論問題(下)——最近四十年極權主義研究的新問題新領域

按: 筆者一九八八年第一次走出國門,四十歲時被稱為德國波普學派的代表人物,哲學家漢斯 • 阿爾伯特( Hans Albert , 1921-2023 )點撥引導到 ideology ,觀念學說即意識形態問題,極權主義問題研究,一九八九年受到他的直接的申請資助研究的學術性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