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7日星期二

七律•辭舊迎新黑兔年

按:2023年及癸卯年即臨。癸卯年為兔年,癸屬“水”,代表黑色,表示冬天,也稱為“水兔年”、或“黑兔年”、亦或“冬水黑兔年”。對於2023年還有“黑兔夜走青龍月,欲去不盡不敢說”的說法。究竟這些意味著什麼,亦有天機不可說之說。雖然如此,但每個人都知道,疫情與戰爭及世界局勢已經使得這個世界成為一個惶恐的世界,而三年後甚至還有赤馬紅羊劫之稱的凶年——2026年,這個凶年據說是60年一次,兩千多年來從不爽約!單只前一次的1966年就足夠令人談虎色變了,為此,辭舊迎新賦得七律一首。

版本一【大陸版】
悵望家園枉斷腸,
寒塵換劫又新章;
三羊交泰羊偏宕,
放黨迎春黨太陽;
搗藥蟾宮玄缺重,
飛天玉兔救災忙;
平安暫報陰司好,
赤馬紅羊恐更惶。

版本二【初版】

悵望家園枉斷腸,
寒塵換劫又新章;
三陽交泰陽成黨,
一黨專權黨作陽;
搗藥蟾宮玄缺重,
飛天玉兔救災忙;
平安暫報陰司好,
赤馬紅羊恐更惶。

註:

1.換劫:值遇凶災之年。唐·殷堯藩〈李節度平虜〉詩:太平從此銷兵甲,記取紅羊換劫年。

2. 三陽交泰:《易》十月為坤卦,純陰之象。十一月為複卦,一陽生於下;十二月為臨卦,二陽生於下;正月為泰卦,三陽生於下;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有吉亨之象。故舊時以“三陽開泰”或“三陽交泰”為歲首稱頌之語。

“羊”和“陽”同音,羊在中國又被當成靈獸和吉祥物。很多“吉祥”的銘文都寫成“吉羊”。《說文解字》說:“羊,祥也。”故取吉祥之意“三陽開泰”也做“三羊開泰”。本詩中之“陽”字,均可換做“羊”,讀來另一番感觸。

3.放黨:萌典-結黨非為。
4.太陽:A.取新冠陽性之陽。B.炕陽:枯涸。比喻對於臣下百姓毫無恩澤。《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君炕陽而暴虐,臣畏刑而柑口。張皇自大。《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比年晉使荀吳、齊使慶封來聘,是夏邾子來朝。襄有炕陽自大之應。
5.赤馬紅羊劫:古人以為丙午、丁未是國家發生災禍的年份。由於天干“丙”“丁”和地支“午”“未”在陰陽五行裡都屬火,為紅色,而“午”“未”這個地支在生肖上是馬和羊,每六十年出現一次的“丙午丁未之厄”,後便被稱為“赤馬紅羊劫”。

南宋時,任太學上舍的柴望呈《丙丁高抬貴手》于理宗,請朝廷注意每逢丙午、丁未之年,社稷必有禍患,曆舉戰國到五代之間的變亂,發生在丙午、丁未年的有二十一次之多。唐殷堯藩《李節度平虜詩》“太平從此銷兵甲,記取紅羊換劫年”。

宋人最慘痛的記憶“靖康之恥”,就發生在丙午年(1126年)。據柴望統計,自秦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西元前255年),至五代漢天福十二年丁未(西元947年),共經歷二十一次丙午、丁未之年,均發生了動亂或天災。

此外,近代的太平天國起義,雖然並未發生在這兩個年份,但由於洪秀全與楊秀清的姓氏(洪、楊),亦被附會為“紅羊劫”。“文革”發動之年(1966年)正值夏曆丙午,也被認為是“紅羊劫”;楊絳記述文革有《丙午丁未紀事》之題。而清龔自珍《百字令·投袁大琴南》詞:“無奈蒼狗看雲,紅羊數劫,惘惘休提起。”張昭漢《隱居》詩:“怡情那管紅羊劫,高臥閑聽玄鶴喧。”,都有提及。(以上解釋摘編自網路)

 

2022.12.30

2022年12月18日星期日

七律-至來賀歲

按:冬至即至,夜吟杜公《小至》句——“冬至陽生春又來”,忽感如今聞“陽”即色變,被“陰”則過望,聯想年來武漢新冠、俄烏戰爭,災異不絕、天下紛亂,遂不知歲末辭舊迎新,吉凶、黑白是否亦是錯置?因賦八句。

天時人事逆鄉行,

至後陽生讖語成;

眼裡硝煙催命鬼,

身邊疫瘴虎符兵;

同緣列馬災殊異,

各冠東西禍恣橫;

歲末如今陰作賀,

中州昉此遠清平。

註:

1.首聯:

語襲杜甫《小至》: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讖語:預示吉凶征兆之言。

2.頷聯:

催命鬼:陰曹地府中催人死亡的鬼。亦指庸醫或惡兵等。

虎符金牌:皇帝賜予寵信之臣或功臣,可行使最高權力的虎頭形金牌。

3.頸聯:

列馬:列寧和馬克思。取諧音“劣馬”。

各冠:亦借新冠之冠,斥把戰爭和病毒肆無忌憚地灑向人間之惡行。

2022.12.19


2022年12月16日星期五

五四後中文界的文化思想迷失在什麼地方?——對“洪謙先生的學術及傳承”一文的補充說明

1.

有網友問我在“洪謙先生的學術及傳承”一文中屢次提到的的基督教指的是什麼,包括天主教嗎?

對此我回答說:如維基詞條解釋:

因历史缘故,汉语所称的“基督教”常专指基督新教,基督教整体则另以“基督宗教”或“基督信仰”称之,本文所指的是“基督宗教”。

我的指謂在這點上正是和維基的詞條一樣,指的是“基督宗教”。

而對於基督宗教及文化,我則是遵從Voegelin及前德國巴伐利亞文化部長及極權主義研究專家Maier的指謂:其宗教政治性追溯到三千年前古埃及,文化思想涉及的是由亞伯拉罕衍生的三個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共性”!

 

2.

我是研究經驗主義及啟蒙哲學及其思想史出身,因此就這一文化思想之傳統的認識論方法論基礎,我專注的是“二元論”。

二元論是西方文化思想,包括古希臘文化傳統的基礎。

在我看,狹義地說,對於歐洲文化思想史來說,古希臘文化思想傳統和來自沙漠的西方宗教文化傳統是兩種不同的傾向,是兩回事;但廣義地說,這兩種傳統有共同的思想方式基礎,其思想方式的基礎就是“二元論”,其顯現的不同則是一體不同傾向的反映。

 

3.

有友人問我二元論的西文是什麼,它是Dualism

對於這個單詞,我覺得德語詞典對此的解釋很簡練準確。認為它指的是:在有關哲學、宗教、社會或藝術的理論、教義、學說或解釋世界的體系中,它是從兩個不同的、互相獨立的基本要素,例如兩個實體、原理、能力、外觀、物質或觀察和認知的方式出發展開的。 這兩種元素存在著張力關係以及甚至會到達不可調和地步的相互對立。

 

2022年12月14日星期三

談為什麼要說還學文是洪謙先生唯一傳人——洪謙先生的學術及傳承(下)

7.

在這篇以介紹洪先生的學術思想為中心的文章中,我之所以同時強調還學文是洪謙先生生前唯一承認的一位學生及傳人,也是為了強調洪先生的學術思想及其特點,他在近代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第三則是什麼樣、什麼性質的學生才能夠稱為傳人,以及進一步強調科學思想和意識形態化的思想及文化不是一回事,不可同日而語,從而對抗各種各樣荒腔走板地對於洪先生的回憶和議論。

關於如此直接地承認自己的學生,且是傳人,百年來的中國學界幾乎很少有如洪先生這樣如此明確地表述過。

對於直認還學文是他“唯一”承認的學生及傳人,洪先生不僅公開和私下有過口頭認可,甚至還有明確的書面說明。

洪先生在公開場合並不迴避他對於還學文作為他唯一一位學生及傳人的肯定,對此我已經在“洪謙先生為什麼沒有在國內招博士生”一文中做了記述。關於洪先生對此肯定性的書面記敘,我現在摘錄洪先生親筆給還學文的幾封信的內容。這些信的原件保存在還學文處,由於是德文信件,她已經把它們翻譯成中文,供以後的研究者使用。我必須要說,這四十四封洪先生的信,由於是私人信件,且洪先生從來謹慎、惜墨如金,因此可以說是百年來中國思想史中最寶貴的資料。

關於還學文女士,簡介如下。她是我妻子。一九六四年考入北京第一女子中學初中,六九年到山西大同插隊。我們於一九七二年冬天在友人家中認識,很快確立了戀愛關係,夏天我和她到大同,然後我自己先行經五台山到太谷,再等她會和一同去了太行山、呂梁山以及華山和西安。七四年她轉回北京後分配在東華門縫紉廠工作。從我們相識開始,她就和我一起學習哲學,同樣非常喜愛羅素。由於認識羅素《西方哲學史》下卷的翻譯家馬元德先生,他說,羅素的英文是最漂亮、最好的英文,為此七六年後我們一起一邊學英文一邊學哲學,逐字逐句地對照中英文閱讀了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上下卷。這使得我們對羅素及其哲學有了更扎實的認識。

2022年12月10日星期六

洪謙先生的學術及傳承(上) ——紀念洪謙先生辭世三十週年

今年是洪謙先生辭世三十週年,三十年來洪謙先生的學術成就,思想工作一如既往地被中文世界忽視。由於他的學問、思想純粹、精煉,甚至也一如既往地不被理解,乃至被誤解。而這個忽視及誤解,涉及了學術及文化的根本問題。為此,在悼念洪謙先生駕鶴西去三十週年的時候,筆者重新梳理了洪謙先生的學術思想及貢獻,希望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這位學術巨人在當代中國思想史上的意義!

本文針對洪謙先生辭世後所遭遇的近乎荒誕的回憶及評價,首先談了洪先生在哲學及中國當代思想史上的地位。

其次,概述了他的學術特點——反形而上學導致的拒斥意識形態。

第三,總結了百年來中文思想文化史中獨屬於洪謙先生,余者只能望其項背的兩個學術貢獻:

1.中文世界對維也納學派的準確介紹及討論,

2.對於馮友蘭等的學術的拒斥及辨析。

最後,從洪先生所留下的極為珍貴的文獻——信件中揭示,為什麼說還學文是洪謙先生唯一的學術傳人,并進一步揭示洪先生在二十世紀的中文世界的社會境遇、文化心境及思想氣質,以使後來的人能更深地理解五四後百年來的中文世界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況。

2022年12月9日星期五

七律——至前漫成

按:入冬中歐,夜長晝短,不覺人生,又是一年。離鄉背井,在此進入老年,五味雜陳,想到冬至很快將至,遂成八句,以伴長夜。 

時增夜夜朝朝短,

倏發年年往昔長;

舉目東南天際遠,

迴腸素舊膽肝荒;

孤燈挑盡侵衰境,

雙鬢猶青就激昂;

愜意秋冬還轉日,

春江至後又新裝。

注:

1.迴腸:取迴腸寸斷,極端痛苦哀傷。素舊:昔日曾互相交往者。

2.孤燈挑盡:比喻長夜漫漫,難以成眠。衰境:老境。

3.雙鬢猶青:吾早生華髮,到如今卻雙鬢猶青,也是一奇。

4.附詩成留影。

 

2022.12.9 德國·埃森

2022年12月7日星期三

文化與人的感知:初聽塔巴科夫(Tabakov)的馬勒

1.

馬勒曾說:“音樂中最精妙的部分永遠不可能在音符中找到。”

對於活著時候的孤獨及冷遇,他說:“我的音樂是屬於未來時代的”,“我的時代終將來臨”。

聆聽馬勒音樂,讓我對此深有體會。馬勒的音樂涉及的不是音符,而是生活於社會中的人,以及最根本的“生”之理解的深感、深思。他對生命的感知及對時代和社會及人的生存的疑問及探究,涉及的是超越禁錮,以及自我設置的麻痺限制。這一切都是只見眼前得失的人所看不到的。當然,也更不是那些封閉的觀念主義者,意識形態化思維及感覺的人所能夠體會到的。所以馬勒的音樂不僅有現在——有血有肉的感覺及動蕩,而且有未來,它能穿越歷史及社會,以及一般人的智力的霧霾,永遠作為人們感知生活及生命的一個具體的淵源。

由於馬勒音樂記述的是對於生命、自然,對於人生的感覺,因而就感覺來說,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解特色,而這就使得在聆聽馬勒音樂時,每個不同的人的感知的演繹,都是你,作為只會活一次的人盡力拓寬自己、豐富自己的助力和源泉。而這就是馬勒音樂,在西方音樂史中的最獨特的地方,他為每個演奏者、指揮家、樂團提供了最大的詮釋展開人對於生活的感觸可能。這一點同時也帶來,無論誰演奏馬勒的音樂,幾乎都沒有可能掩飾自己,沒有可能濫竽充數、模棱兩可地滑過去。所以馬勒音樂於我,竟然是聽的次數越多,版本越多,越是增加了對於未知的版本的好奇心、探知欲,擁有欲——那些未知的版本究竟擁有哪些我所沒有的,所不知道的,所缺乏的“音”素,內容?哪些慾望及渴望?又有哪些生活的情趣、衝動、彷徨動蕩?

2022年11月24日星期四

痛悼周素子女士仙逝

驚聞周素子女士駕鶴西去,深感震動、心痛!

我和她九十年代中期在德國和2006年在新西蘭相識交往兩次數日。尤其是2006年底到新西蘭,得到她和陳朗先生及周大幼、二幼和三幼及其夫婿陳維健、陳維明兩家厚待——此生不能忘記!

在一起那些日子,談詩談戲談天地——忘年相通。我深知周素子和陳朗先生是人生中難得能促膝長談的良師益友。未料此一別,十六年後等來的竟是天人相隔!於人生中失去的只有我知!

痛哉!一慟海徼,摧胸破肝!

2022.11.24 德國·埃森










2022年11月18日星期五

瓦爾特指揮的貝多芬田園


瓦爾特指揮的貝多芬第六交響樂唱片被譽為百年首選。很慚愧,全因偶然我最近才仔細聽了瓦爾特的貝多芬,很有特色!無論您收有誰的貝六,都值得再多買一張瓦爾特的。

在此首先我也必須說,晚年聽貝多芬,沒了年輕時的激情四射,熱血沸騰,沒了好奇,但是多了舊日波瀾氣息,往昔沉鬱的情思。老年的情,比年輕時的情更濃,不再是那種喧囂,而是遒勁醇厚。瓦爾特處理的第六,緩緩而來的田園,所有的情景、每一個音符都浸透了生命的感觸,不溫不火,從毛髮皮膚的感覺滲入到內心、腦海深處。

 

我是因為很喜歡瓦爾特指揮的馬勒,尤其他指揮的第九開始熟悉他的唱片的。月前突然想到,究竟馬九第一樂章還是貝九第三樂章是最好的對於生命的體悟,對過去的追憶,而不斷對比聽了一二十位指揮的這兩樂章。對於馬勒音樂,瓦爾特由於猶太人,和馬勒合作過并得到馬勒提攜,所以在馬勒詮釋上獨領風騷。馬勒生前未曾演出過的第九,馬勒死後他的妻子艾爾瑪堅持首演必須是瓦爾特指揮。樂評說,瓦爾特指揮的馬勒作品,他大都聽過馬勒自己指揮的演出乃至排練,因此很權威。而第九雖然馬勒生前沒演出過,但瓦爾特指揮的版本還是被認為是最接近馬勒的。然而在深入了解了一些瓦爾特思想及經歷傳記後,我感到他的性格和思想還是和馬勒有很大距離,因此,在這一輪聆聽琢磨的時候,我突然想到,應該好好聽聽,并且與托斯卡尼尼、富特萬格勒乃至吉倫比較一下,瓦爾特會怎樣及他詮釋貝多芬的作品是否更有一種風格。而由此立即發現,他在剛有立體聲錄音的時候,錄製了一套非常權威的貝多芬交響樂。這些錄音至今鮮有人能夠超越。為此,近日除了貝多芬第一和第二外,其與七個我都非常認真地細聽了多次。而最先,我是由這張出過一張報紙版包裝的第六所引發的好奇,當然還有第九第三樂章,才靜下心來進入,并繼續聽了他除了第一第二外的其它五個貝多芬交響樂。這些個已經成為老生常談的貝多芬交響樂,在他的指揮下卻都是別具一格,很拿人。當然我尤其喜歡這張第六。 

樂評說,他本應與托斯卡尼尼齊名,但是一直被托斯卡尼尼的名聲壓了一頭,其實就水準並不比托翁遜色。我覺得,這評價不錯。

 

2022.11.16


2022年11月17日星期四

再談古希臘的Democracy、基督教國家社會結構與中國文化中的“民主” ——關於Democracy與西方政治文化問題的思索之四

按:1119日是林肯在1863年發表的葛底斯堡演說159週年紀念日。這個272字的演說,不僅是理解Democracy制和現代民主制關係及美國制度性質的鑰匙,也是理解孫中山三民主義的思想基礎,本文繼續辨析了如何理解Democracy,票決制,及它只有在哪些前提或者說原則基礎上才能夠向現代民主制演變。最後一節對比了國民黨和共產黨及民進黨在現代民主制問題上的區別及存在的問題,最後揭示:

一部當代中國地區的西化史,竟然是從國民黨的原始追求節節蛻化的歷史!-2022.11.18

 

對於把Democracy,這個作為方法表述的術語——“票決法民治”,錯誤地翻譯成中文“民主”,且竟然百年來沒有人直接對如此一個理解近代思想及社會史的關鍵性的概念提出質疑及辨析,必須要加上邊界條件才能夠接近中文所說的“民主”的這一事實,表明當代中文領域的“政治學、社會學”存在著嚴重問題,當代中文領域對於“西方思想史及學術研究”的理解及認識存在著根本性的問題。因為這本是個只要不使用穿鑿“附會”的方式,有辨析研究的態度就無論從西學還是中學都很容易看到其指向、指謂不同的問題。

而這樣的誤解對譯,不只是一個單詞的問題,而且必然會為中文界理解把握西方思想帶來更多的問題。對此,我自己在圍繞這個概念及當代思想史的探究中體會很深,且我從中走出來竟然用了五十年的時間。我將在本節中繼續梳理我所碰到及思索的這些問題。

1.“民”主性票決與“神”主性票決

由於中文把Democracy,投票法來解決執政及政治問題,翻譯成了“民主”,為此,弗格林認為,只有基督教國家及社會的文化適於Democracy曾經引起我極大的困惑,甚至有一段時間加劇了我對於弗格林的厭惡,認為這是基督教思想的學者的不可原諒的偏見。因為“神主”和“人主”、“民主”完全是互相對立的範疇及存在事實。如果把Democracy譯成民主,那麼弗格林此說,神主文化及其社會能夠最完善、完滿充分地運行“民主制”,就是荒謬、可笑的妄言!民主如何能夠進入及到達被某些人認為“神主”的內容及機構、機制中,如教會及宗教領域的事物,如何能夠堅持由“民”來做主替代以“神”為主?


但是,當我逃脫中文譯名的思維,徹底回歸到Democracy的原來意謂——“投票法決定執政及決策”,作為方法來思考——票決法民治,那麼一切就變得非常簡單明了——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教會及其信徒在神主前提下是可以在一些領域中實行投票決定的。票決不是用民主來取代神主。

2022年11月15日星期二

基督教文化思想中的票決法民治(Democracy)走向 ——關於Democracy與西方政治文化問題的思索之三

1.詹蒂萊的公民宗教思想:

 

意大利極權主義問題研究專家的埃米利奥•詹蒂萊(Emilio Gentile)在他關於意大利法西斯主義崛起的研究中,其代表作《作為宗教的政治》(Politics as Religion)不僅清楚地揭示了,基督教及其帶來的各種基督教思想方式的思想Political religion,以及其群體,是最近二百年西方及國際社會中造成的災難的根源,而且針對於這個現象提出,把普世價值及民主文化塑造成一個新的帶有基督教宗教性的“自由化的”“以民為主”的宗教。他稱之為Civil religion,可以解決現代社會不斷發生的災難及問題。這個西文術語,Civil religion在一些中文文字中被翻譯為公民教(公民性宗教)。

他認為,過去二百年在基督教社會——西方,以及西方影響推進到的國家及社會發生的政治事件及災難,都帶有基督教宗教的性質。在那些採用democracy制度的國家的政治生活中,常常是在用一種“政治宗教”(political religion)取代了基督教社會中曾經存在的上帝和神的位置,且神聖化了他們的世俗政治內容。一些人及群體平行於基督教教會的要求,聲稱自己的存在是掌握了人類生活根本目的和意義的存在,並且把自己的存在以國家、種族、階級和政黨等的世俗性的名義,神聖化為歷史和人民、種族及階級的代表,並且以此要求及佔有絕對的權力。

詹蒂萊認為具有這些要求的共產黨、法西斯、納粹,以及形形色色的具有絕對排他要求的民族及地區獨立分子等群體的出現及要求,實際上形成的是和基督教平行的類宗教群體及學說。他把它們稱為“政治宗教”。在這樣的國家及社會,以及那些已經具有類似西方社會形體的社會中,與democracy相關聯,或者說左右操控democracy的是共產黨分子、法西斯納粹及各類具有排他性的群體。二十世紀發生的大的如兩次大戰,以及不同內容的如階級、種族屠殺,地區性的大規模的屠殺,以及無數局部地區及人群的小規模的激烈衝突,都和這種“政治宗教”有著根本性的聯繫。

他認為,雖然不僅是保守的宗教人士,也包括羅素在內的很多帶有自由主義色彩的學者、知識分子和藝術家認為,“政治宗教”的所謂“宗教”是一種欺騙性的錯覺,而不是“宗教”,但是他認為,那不是欺騙性的錯覺,而是植根於社會及人性的深處,文化及社會深層的宗教性。

詹蒂萊指出的這點,其實就是筆者在上一篇文字的最後一部分強調的:西方二元論文化思想潛在的一種一元論、宗教性傾向。對此,詹蒂萊特別提到,在西方社會有一種a never-never religion——永不可能拒絕的宗教。

為此,詹蒂萊認為,,在政教分離后的當代democracy社會的結構中,克服及對抗這些政治宗教問題的方法是建立一種和普適價值、和自由相聯繫的,能夠由民來決定democracy走向的公民宗教(civil religion)。這意味著讓公民(civil)佔據過去上帝的位置,成為一個社會的最高存在。

2022年11月12日星期六

歐美右翼再度興起帶來的對西方“民主”問題的思索 ——關於Democracy與西方政治文化問題的思索之二


1.Democracy不是“民主”,而是用投票選擇執政的制度——“票決法民治”

 

九月二十五號義大利國會選舉,極右“義大利兄弟黨”躍居為最大黨,義大利產生了首位女總理及二戰墨索里尼後首個極右內閣。

紐約時報等西方報紙對此的報道說,兩週前,九月十一號舉行的瑞典大選同樣是右派勝出,由新納粹人士創建的極右翼瑞典民主黨(Sweden Democrats)已經成為新內閣的最大黨;在西班牙,與梅洛尼結盟的極右翼民聲黨(Vox)聲勢時下也水漲船高。現在法西斯主義的誕生地,且是歐盟創始成員之一的義大利的變天更在整個歐陸產生震動。

對此,《華盛頓郵報》指出,反對者已經警告,梅洛尼的崛起可能成為歐洲政治的劃時代事件。義大利左翼政黨領袖雷塔(Enrico Letta)說:“這是首次出現歐盟大國裡由不親歐的人來掌權。”

紐約時報則指出,儘管歐盟各國近年從抗擊疫情到應對俄國侵烏都團結一致並能整合立場與資源,但梅洛尼勝選顯示“民族主義”仍然具有魅力。她即將要領導的右翼內閣會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威脅到歐盟已經存在的凝聚力,已經引起歐洲各國政府的高度關注。

 

在我看,近年來歐洲等西方社會一系列的變化,尤其此次意大利和瑞典的選舉可說是一個“教科書般的”對於現行歐洲制度、世界各國逐漸依存的制度——Democracy制度的具體詮釋。

Democracy是一種選擇方法,而不是保障一切人的普適存在及權利的“民”主制度,不是普適價值衍生出的制度!

因為如果民主制是普世價值衍生出來的制度,或者說與普世價值天生相聯繫,孿生出來的制度,那麼該制度必然會保障普世價值,而不用擔心它可能輕易地滑入專制乃至極權的軌道,滑入對於不同族群及文化的歧視及排斥,崩潰而一往不復。即如果Democracy是民主衍生出來的制度,它雖然會搖擺,可是其基礎及衍生它的前提可以保證它具有矯正自己的能力。

現在,人們對意大利等國的選舉的憂慮,讓人們再次想到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左右的布爾什維克共產黨、意大利法西斯主義以及稍後的德國納粹利用選舉議會等的Democracy攫取政權的歷史;想到百年來,包括今天的俄國的普京乃至伊朗土耳其居然能夠利用Democracy的選舉制永遠地行使專制;想到最近二十年西方右翼極端主義在Democracy制度中的興起及動蕩。而這就讓人們再次看到——極為遺憾地看到:

2022年11月9日星期三

為什麼西文Democracy不能直譯成中文“民主” ——關於Democracy與西方政治文化問題的思索之一

Democracy不能翻譯成中文的“民主”!它雖然在古希臘讓更多的人,在近代使普通民眾在選擇政府乃至決定政策上發揮影響力提供了機會,但是,它仍然只是方法,且它既不是我們所說的作為價值的“民”主衍生出來的規範範疇——方法及制度,也不能夠保障不被各類專制者、極權主義分子利用。而這就是希特勒與共產黨政府都敢於打著Democracy旗幟,並且居然敢於使用所謂選舉及議會制形式的原因。對此,筆者在本文中根據在有關極權主義問題的研究中所接觸到的Democracy問題,指出:

1.Democracy不能夠直接譯為中文的“民主”。“‘民’主”,是中國文化傳統的基礎及術語

2.西方基督教社會沒有“民”主的傳統,它只是在近代文藝復興後,產生了普世的人權及民權要求,從而開始在思想及制度上思索並且衍生出“民主”思想。

3.最近一百年來的歐洲及西方歷史,乃至世界史讓我們看到,二十世紀人類社會的災難起自西方國家、政府及社會,而啟蒙以來推崇的人權、自由及由此衍生出“民主”等要求,在西方世界中仍然還沒有成為普世價值,仍然在認識及展開的過程。只要西方文化不能夠徹底地排除宗教文化社會傳統中“排他”性質的結構功能性的存在,及其“排他思想”的絕對化要求,歐洲及世界就會一天不安寧。

為此,為了更為簡便迅速地傳播這個看法,筆者九月十二號在社交網路上發表了一組十個推特,現在把這十個“推特”略加展開發表於此,供更多的關心這一問題的人參考。

2022年10月19日星期三

對時政的三點感思

好久沒有直接談論時政了,看到海外報刊的紛紜評說,多是胡言亂語,不由得不說幾句。

對於最近十年來在習近平統治下的中國大陸的走向,那些說“中國正在走向極權”的中外人士,不是對過去百年對極權主義及共黨政權的研究無知,就是出於個人感受的偏見!

持此說法的,如高級黨校的蔡霞們以及大陸其它一些經濟或政治謀士部門的所謂知識人,過去40年追隨,且希望改進鞏固這個極權主義政權,現在的如是說,“習近平政府正在走向極權”,不過是為自己緩頰、暗度陳倉而已!

這樣的說法只會使對中國問題的客觀認識,繼續混亂。因為從毛澤東、鄧小平到江澤民、胡錦濤和習近平都是第一代斯大林式的極權主義!這是毫無異議的!

這類對習近平的指責不僅毫無批評性,且不公平!

 

現在在選擇習近平為主席後,不再有限期地繼續了他的第三次連任,並非習近平的不遵守規則,而千真萬確地是“吾道一以貫之”!這是不僅是共產黨誕生以來就攜帶的基因,而且是所有極權主義政權的共有特性。

在這個意義上,習近平不僅曾經是,而且這次連任,都是最合乎這個政權常理的人選,也是共產黨人的最正宗的做法。

2022年10月8日星期六

七律-寒露德國秋景異

按:今日寒露,一夜秋雨德國風光和故鄉迥異,依然綠草茵茵,綠樹依依,多了落紅飛黃,是秋卻有些姹紫嫣紅因感而生八句錄以述懷。

寒露中歐霽景瑩,

繽紛五彩綴征程;

飛揚跋扈行間氣,

爛漫真誠處世情;

忘卻秋時紅綠去,

失耶老態勝衰傾;

攀雲已悟年非少,

落月清思待夢驚。

 

註:

1.霽景:雨後風景。

2.失耶老態勝衰傾:忘卻的秋季及衰老,卻在九月開始的乒乓球聯賽勝負中感到。

3.攀云:曹植·苦思行:我心何踊躍,思欲攀雲追。

4.落月:A.唐·杜甫·夢李白: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對故人深切的思念。B.黃宗羲·寄周子潔:落月屋梁長入夢,未知何日遂征帆。

2022.10.8

2022年10月6日星期四

Beethoven: Symphony No. 3 'Eroica' Opening Comparison (35 Performances)-35位指揮的貝多芬第三開始對比


已經很久沒聽貝多芬了,今年因為想更好地理解Romantik運動及其影響下的音樂,收進全套富特萬格勒和部分托斯卡尼尼的唱片,并重新認真地聽了貝多芬。不想就再次進去了,雖然沒有像馬勒那樣,但是晚年聽貝多芬,卻突然發現“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是年輕時所沒有的也是想不到的。為此,我進一步發現最喜歡的馬勒音樂的指揮家吉倫(M. Gielen),其指揮棒下的貝多芬同樣是我最喜愛的風格。這讓我購進了吉倫的全套貝多芬,同時由於便宜及想了解更多的風格,也收進一套布隆斯泰特指揮下的唱片。

這幾天因為柏林墻倒塌紀念日在即,想到對柏林墻倒塌用自己的勇氣頂開了東德共產黨政府槍口的著名指揮家馬甦爾(Masur),為此想比較聽聽這位典型的德國人,馬甦爾指揮的貝多芬的風格,在YouTube上比較的時候,不想發現了這個很有意思的對比錄像集錦——35位當代著名指揮,用風格迥異的方式處理貝多芬第三交響樂的開始部分。我覺得這是個十分有意思的集錦。故轉推了這個錄像。

這是個能讓人輕易地一目了然的節目。只要稍微認真聽一遍,您就會發現音樂不是只有題目,只有樂譜,而是和每個指揮,每個演奏家的氣質及理解緊密相連。

而這就會讓您看到,音樂就是音樂,是具體感受。在音樂欣賞上最忌諱假大空,最忌諱文青式的煽情。沒有抽象的貝多芬,只有具體的旋律及風格——看看您喜愛誰呢。

文青不僅是社會的禍害,而且是敗壞了每一種藝術的真正味道!

2022.10.6

2022年10月3日星期一

庫倫奇思指揮的馬勒……

.

友人來信推薦,提奥多•库伦奇思(Teodor Currentzis1972224日-)指揮西南德意志樂團2019222日演出錄像。其中曲目有:美國作曲家乔治•克拉姆(George Crumb1929-2022)“遠古童聲”,“鯨魚之聲”和馬勒第四。。

收到來信,由於恰逢週日,因此在聽的同時,我立即分享到了推特及臉書的網頁。

馬勒第四是最容易演奏的馬勒作品,很多無法駕馭馬勒的指揮家,如卡拉揚,都會淺嘗這部作品。此外,西南德意志交響樂團,德文全名為,SWR Sinfonieorchester Baden-Baden und Freiburg,完全翻譯應為,“西南广播电台巴登巴登与弗莱堡交响乐团”。我相信這個樂團應該沒有弱音!因為我非常喜愛樂團過去的指揮吉倫。我不僅反復地聆聽過,且收藏了他指揮的西南德意志交響樂團所有在他指揮下的馬勒及貝多芬交響樂。該樂團的音色、音質極有內涵丰韻,這一在吉倫調教下的風格,於我覺得遠過於柏林愛樂樂團的音素所表達的音樂內涵。

2022年10月1日星期六

轉帖:林婉清-五律•次韻仲師維光先生《感秋》詩

維光轉林小姐婉清和詩按:

桐花萬里丹山路,

雛鳳清於老鳳聲。

——李商隱

盡在義山詩句中……。

註:

1.桐,梧桐,傳説鳳凰非梧桐不宿。丹山:傳説為鳳凰產地。《山海經•南山經》:丹穴之山,丹水出焉,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詩經•大雅•卷阿》:鳳皇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後起之秀將更有作為,不可限量;

2.清:《晉書·陸雲傳》:陸雲幼時,吳尚書廣陵閔鴻見而奇之,曰:此兒若非龍駒,當是鳳雛。

3.老:杜甫“清新庾開府”“庾信文章老更成,淩雲健筆意縱橫”,商隱“清”“老”即此意。


林婉清-五律•次韻仲師維光先生《感秋》詩


飛雨歎精禽,

斜陽欲寄深。

孤帆迎楚淚,

落木惜湘沉。

哪處逢高潔,

誰人曉苦心?

清幽還寂寞,

秋日復行吟。

 

林婉清

西元2022101

共和二八六三年己酉丁亥

 

自註:

1.精禽:指精衛填海,典出《山海經•北山經》,“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談。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

2.楚淚:指泣楚囚。此典最早出自《左傳•成公九年》,為晉景公聽從范文子之言放歸鐘儀典。原文過長,不再列。

3.湘沉:指屈原沉湘,典出《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汨羅江屬於湘水支流。


仲先生原玉:
感秋
不覺過秋禽,兼知物候深;風寒催葉落,霜冷促星沉;
肅穆凝新意,清高曠遠心;一生同論少,四季異鄉吟。


仲先生註:
1.兼:并有、加以。
2.物候:萬物應節候而異,稱為物候。
3.同論:A.相同的言論。B.等同者。


2022年9月29日星期四

五律·感秋

不覺過秋禽,

兼知物候深;

風寒催葉落,

霜冷促星沉;

肅穆凝新意,

清高曠遠心;

一生同論少,

四季異鄉吟。

註:

1.兼:并有、加以

2.物候:萌典——萬物應節候而異,稱為「物候」。如草木榮枯,昆蟲發蟄,候鳥往來。

南朝梁·簡文帝〈晚春賦〉:「嗟時序之迴斡,歎物候之推移。

3.同論:A.相同的言論。B.等同者。


2022.9.29 德國·埃森

2022年9月25日星期日

荒山淚_夜織_劉世勤_20170423——一點附加感思


一點附加感思
網友Jessie Shen,在我對劉世勤的這個錄像的評論後留下一段很有見地的話,觸動了我的內心。他說:
這位仲先生的文字我大概能理解。
我近一二年蠻喜歡聽張君秋先生的唱段,特別喜歡聽的是他晚年的唱腔。總感覺他有一股靈動之氣後輩無人能及。
曾在某本早年的劇評書讀到說,張腔的特色是「柔美婉轉」。偏偏他的傳人們都走偏了,有人專走聲腔寬厚,弄得像大媽;有人專走氣勢驃橫,聽著像山寨女大王。那麼柔美動聽的張腔活脫脫被糟蹋了。
程派也一樣。仲先生文中說:「80年代以來的程派無一可聽,千篇一律的不著調。」意思大概是說,目前檯面上的所謂程派傳人都走偏了。她們花大力氣去強調鬼里怪氣的「程味」,讓人聽著渾身不舒服。她們卻忘記了戲曲的基本追求是「美」這一個字。設想當年的程先生張先生如果唱得不美,誰會愛聽?誰會追捧?
聽世勤唱的荒山淚很美,有程韻而無鬼氣。也難怪仲先生如此盛讚咯。非常同意您對張君秋先生的推崇!
為此,看到後我立即談了自己的感受:
兒時跟父親聽戲,雖然張君秋也是北京京劇團的,但是聽得不多,因為我父親不花錢在梅派上,他覺得梅派俗。自然也就更不要說荀派尚派了。雖然我那時聽了也只是聽個熱鬧,但是由於父親的偏好荀派尚派我則幾乎一齣戲也沒看過。而張先生的戲我則也就只看過很少的幾出,如二進宮、秦香蓮、趙氏孤兒……。望江亭我是看電影,居然那時候就非常喜歡張先生的那幾段唱。及至後來,尤其是多虧了有網,使我這個海外流浪者,有了鑒賞力後得以更多地欣賞了張先生的戲。和您的感覺一樣,張先生的唱做都有內涵,可謂把梅派的蘊含詮釋的淋漓盡致,而且還有自己溫潤的風格。
後期張先生的發音吐字非常獨特,同是梅派,卻像美酒,茅台汾酒同出山西之源,品來芬芳不同,陶醉點不同。
我真的不知道,張先生的共鳴泛音是哪裡出來的,只有稱絕。我雖不認為他能夠稱派,但是卻認為絕對是獨此一家!
和馬連良先生一樣,能夠釀製出那種發音吐字的,不僅其用心也苦,且一定是天才!那是才能、修養以及藝術、人生、風節砥礪的結果!
回到劉世勤,她太有才能了,我看她得了華人全球性的票友大獎,一方面覺得欣慰——原汁原味的京劇尚能夠得到肯定,是幸事!可另一方面心疼!
在她——卿本大才!

2022年9月23日星期五

步韻婉清七律·無題

按:林小姐婉清新作七律·無題:

素女哀歌減瑟弦,相逢未必緩愁年。何期百越平原酒,傾向邊城鮑叔箋。

世事猶如蕉鹿夢,生平應少巨源篇。山中難得三青鳥,卻把秋思問杜鵑。

《莊子·徐无鬼》云:“夫逃虛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徑,踉位其空,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誠然也,遂勉力而步韻八句。2022.9.23

皓首窮經不易弦,

孤帆遠影起丁年;

推中道貌余他類,

海外文章我自箋;

筆墨先濃驚晚世,

黃鐘已鑄響名篇;

生輝四壁知音有,

且待仙姝爆杜鵑。

註:

1.足音跫然:指居於荒野,久處寂寞,聽到人的腳步聲就高興。

2.皓首窮經:年老而仍持續地鑽研經書。

3.丁年:丁壯之年,即滿二十歲。

4.道貌:人的面貌、神態。余:我。他類:另類。

5.生輝四壁:居家四面圖書,與先賢同在而不覺孤。

6.杜鵑:報春之花。

7.林小姐原作鏈接:

https://linwanqing.blogspot.com/2022/09/blog-post_21.html?m=1

https://mp.weixin.qq.com/s/ABxe5YTztuUgvLzwPgM_gA

 



2022年9月21日星期三

八月備忘錄

XX,你好!

匯報一下剛剛經歷過的一個月
八月的生活於我猶如過天車。724號打球後,球友告我說其全家感染新冠,此後我便生活在恍惚的等待中。十天後依然正常,覺得應該是逃出了感染,可突然小便不適,時好時壞。九號在在督促下不得去就醫,驗尿有問題,開了抗生素,且被被還學文強迫化驗了PSA。此後,抗生素對我奇效,第二天就好了,但是不料的是,自信滿滿的我,六天後,15號接到通知,告訴我同時化驗的PSA結果已經到,但值高到14.7,正常值是4。這意味著有前列腺癌的可能,要轉診泌尿科大夫。為此,我一下子被打入另類,癌症烏雲也鋪天蓋地而來。我雖然內心不太相信,對一位檢驗過此的友人說,我還是不相信會有這個結果,這應該是個命運玩笑,但開這樣的玩笑似乎跟我可能開得也太大了,我這輩子已經見鬼了,難道還非要拿此再經歷這樣的玩笑?

雖然如此說,但是我卻也不敢怠慢。覺得先要充分恢復一下,然後再到專門於此的大夫那裡做進一步檢查及治療才是。所以十六號到家庭醫生那裡拿到轉診單后,約了九月二號去泌尿科大夫那裡複查。

二號複查那天身體感覺可能是我幾年來最難受的一天,睡覺很好,可血壓居然一百四五十,空腹去的,從來也沒有過的飢餓感。但是就診及超聲波探測等檢查結果都如我所運料順利:包括腸道、膀胱在內,形狀,質地,外像功能顯示,下部地區狀態好得很。雖然這讓我預感很好,稍微鬆了口氣,可是最重要的是驗血,其結果要在四五天後,大夫說,先回家等電話,在決定下一步。這就是你電話打來時,還學文和我的心情,心裡依然忐忑。七號上午終於收到診所來信——包括驗血等複查後的書面最後宣判。PSA化驗值降到2.5,完全正常,此外加上詳細的超聲波等的檢測結果——徹底排除了嫌疑。

這三週的經歷讓我感慨萬千,八月於我似夢魘,流連反側《癌病房》……,命運竟然真如預感!這玩笑也能開?情何以堪!

不過更多的是,再次懂得了惜福,告訴自己,這是老天告訴你,給你的不是白給!毋忘努力還回人間!耽誤了一個半月的時間,現在開始重新計劃,繼續自己的讀書及寫作。

2022.9.08

2022年9月9日星期五

七律-中秋歐洲不見月

按:中秋日三更起冷雨傾瀉,稠雲蓋天。預報,雲雨之至過了月圓日,次日凌晨方有所收斂。如此中秋,晨起不覺有感。

到老中秋空望月,

生涯豈料墮茫茫;

幽途黯黯承三季,

冷雨颼颼沒八荒;

照舊今時人亂世,

依然往日客他鄉;

殊方地破西邊夜,

異象天淵分外涼。

 

(照片為八月十四日夜照)

注:

1.三季:A.夏、商、周三代的末世。《汉书.卷一○○.叙传下》:三季之后,厥事放纷;B.春夏秋三季。此句為——傳統沒,末世臨,夜未央,路難尋。

2.照舊今時人亂世:百年來無論歐洲還是中國,世紀性的災難都是人及其文化思想的傳播所致。

3.殊方地破西邊夜:殊方,異鄉。《文選·班固·西都賦》:踰崑崙,越巨海,殊方異類,至于三萬里。此句意謂——歐洲兵亂,禍及於天。

 

2022.9.10

2022年9月1日星期四

題書房南窗照

按:余寓所於四層樓,書房軒窗面南而松,每日睹之、伴之,不覺二十餘載,故有感而留影并題詩一首。

庭松自有心,

日月縱軒臨;

四境胸懷敞,

三秋世事沉;

時逢兵亂擾,

適陷歲寒尋;

厚志飄然遠,

浮生蓄念深。


註:

1.四境:四方國境,《孟子·梁惠王下》:「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此處亦指四面樓房所圍之庭院

2.歲寒:比喻老年,《文選·潘岳·金谷集作詩》:「春榮誰不慕?歲寒良獨希。」

3.蓄念:蘊積已久的意念。《文選·班固·西都賦》:「願賓攄懷舊之蓄念,發思古之幽情。

 2022.9.1

七律二首-亂世凶年又歲末之二

龍蛇歲月世情煎, 劣匠陳詞濫半仙; 鼓譟冠猴臨北美, 投林雀鶩過瓜田; 盈虛禍幸掃幽夢, 閉塞傷嗟悲幕煙; 寂寞天涯多逸想, 清寅海角不更弦。 2024.11.20 德國·埃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