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余寓所於四層樓,書房軒窗面南而松,每日睹之、伴之,不覺二十餘載,故有感而留影并題詩一首。
庭松自有心,
日月縱軒臨;
四境胸懷敞,
三秋世事沉;
時逢兵亂擾,
適陷歲寒尋;
厚志飄然遠,
浮生蓄念深。
註:
1.四境:四方國境,《孟子·梁惠王下》:「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此處亦指四面樓房所圍之庭院。
2.歲寒:比喻老年,《文選·潘岳·金谷集作詩》:「春榮誰不慕?歲寒良獨希。」
3.蓄念:蘊積已久的意念。《文選·班固·西都賦》:「願賓攄懷舊之蓄念,發思古之幽情。」
按:這個題目的五律,之所以寫第二首,是因為網搜發現,這類所謂“學術教授”與共產黨高級黨干于光遠們,與真理部、馬列及自然辯證法界之所謂知識人,實質上卻是黨工、意識形態分子的唱和,污染了知識界。它不僅在傳統的文人倫理上看,而且在當代學術界、知識領域乃至媒體的價值底線上看,都犯了大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