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星期二

2025——千般如意、萬事順隨!健康平安,歲月日好!

忙了幾天,終於把2024年的計劃留在了2024年。

《觀念論•觀念主義•觀念主義學說-意識形態與與近代學術研究——奧威爾的《評註民族主義》與古典哲學及現代學術問題》在新年夜通完第一稿,結構及字數有所變化,剩下來的是改錯字問題。現在可以放鬆地向這幾年一直相伴的舊識以及藍天新交問候新年好!

 

祝大家,千般如意、萬事隨願!健康平安,歲月日好!

 

修改後的文章結構如下,我會在新的一年開始時發出。

 

《觀念論•觀念主義•觀念主義學說-意識形態與與近代學術研究》

——奧威爾的《評註民族主義》與古典哲學及現代學術問題

 

.《評註民族主義》引發的哲學及思想史問題

1.《評註民族主義》究竟涉及了哪些問題

2.奧威爾評述的“新出現”的“語言方式”究竟指的是什麼?

3.西方思想史中的“觀念”問題

.“古典”哲學-“古希臘哲學”傳統中的觀念問題研究

1.柏拉圖的《觀念論》

2.作為知識論的“觀念理論”

3.觀念問題與古希臘哲學的愛智特質

.作為“觀念主義”及其“學說思想系統”來源的“宗教及經院學術”

1.中文討論觀念問題的幾點注釋

2.以改造古希臘哲學與學風為目的的“宗教”及其帶來的“經院宗教神學”

3.“經院宗教化哲學”與古希臘“哲學”的區別

4.經院宗教化學術及思想體系的世俗影響

.作為“宗教及經院學術”結果的“觀念主義”及“觀念主義學說思想-意識形態”

1.黑格爾的觀念主義的辨析

2.馬克思主義的觀念主義學說體系-意識形態——經院神學的世俗化變體

3.黑格爾的哲學體系與馬克思的觀念學說系統的不同

A.改造世界的學說性的意識形態與解釋世界的觀念主義哲學

B.具有絕對化價值要求的意識形態學說與觀念主義的思想體系

4.觀念主義、意識形態的社會存在母體——Romantik運動

5.關於觀念主義者和意識形態分子的分佈

.古典哲學-古希臘思想追求與現代學術的特點

1.什麼是現代學術研究

2.思想及思維方式的傾向對個人及社會的導向

3.再談近代開放文化及現代學術的特點

4.關於近代學術、史觀及以論帶史中的“論”與“史”的不同

A. 三種不同的思想基礎下產生的近代學術、史觀及以論帶史

B. 關於近代學術、史觀及以論帶史中的“論”與“史”的語言方式

C.關於中文界對史觀及以論帶史的認識及討論

 

2024.12.31

2024年12月15日星期日

七律-亂世凶年又歲末之四

騰蛇乘霧不其然,

斗轉星移覺後鞭;

到此天涯聽鳥語,

時來晚歲勁弓弦;

眠思夢想剛腸烈,

做繭翁蠶鐵硯穿;

逐本新章新見遠,

盤根老樹老神淵。

 註解:

首聯:

騰蛇乘霧:由曹操《龜雖壽》“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而發。

後鞭:或與“先鞭”之急功近利相對,或言求學之自我之鞭策。

頷聯:

聽鳥語:多意盡在言中,讀者自解。

勁弓弦:借“矢在弦上、不得不發”,喻一生努力,欲罷不能。

頸聯:

借蘇軾·石芝:老蠶作繭何時脫?夢想至人空激烈;杜甫·壯遊:性豪業嗜酒,嫉惡懷剛腸;白居易·哭孔戡:平生剛腸內,直氣歸其間。

 


2024年12月9日星期一

再談物理學研究的哲學問題

Do not grow old, no matter how long you live. Never cease to stand like curious children before the Great Mystery into which we were born.”

Albert Einstein

 

1

《物理學研究的哲學問題》一文,是想藉物理學研究的基本現象及特征返回到對幾個重要的思想史、哲學史基本問題的認識。即源自古希臘的物理學研究具有什麼樣的思想傾向及性質,科學是什麼,產生科學的哲學又究竟是什麼?我們所說的源自古希臘思想的近代學術研究又究竟是什麼?

我之所以努力返回這些基本問題,是因為我五十五年前,一九六九年步入人生時為自己設立的此生任務是——顛覆一九四九年後的知識界。而五十五年的探究讓我清楚地看到,這個五四後逐漸形成,最後佔據統治地位的所謂知識界及其知識,在最根本的問題及思想方法上出了問題。

為此,在努力說明——弄清楚(德語,Auklaerung,啟蒙)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深深地知道,面前是一個大廈,一個吃人不吐骨的巨獸,稍有疏忽,便死無葬身之地。所以為了這一工作,我十年磨一劍,廿載始試刃,三十年後步入正途,庖丁解牛,愚公移山,一步一個腳印,積跬步、以至千里。

《物理學研究的哲學問題》可以說是我這一人生努力的一環——在仔細探究思索了奧威爾的《評註民族主義》一書後,又一新的層次上的題目的起始。在上文中,我提出很多基本的思想史、哲學史問題,以及對其的辨析,再次指出——馬克思主義不是近代學術研究產物,它是一種要改造征服世界的武器;極權主義社會的文化是大一統、是嚴格限制人們精神思想及行為的宗教學術經院性文化;是反一切不臣服於它的文化的“反人類文化”。在所有方面,我都不認同他,包括語言及行為方式、知識氣質。

 

2

有網友說他的朋友看了,認為我對唯物主義的全面否定過分草率,對此我回答說:

我從不妄言,都是經過幾十年的思索,且都是ABC問題。這篇東西是我最近十幾年反復思索究

2024年12月8日星期日

七律——亂世凶年又歲末之三

按:《陰符經》云: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

天的殺機迸發,會有星宿移動變換;地的殺機迸發,會使龍蛇飛騰;人的殺機迸發,遂令天翻地覆。

故此“龍蛇起陸”,清•趙執信有《行十八灘中》感發:秋凜肅殺威,陸發龍蛇機;

宋•辛弃疾有沁園春•《弄溪賦》慨嘆:有酒忘杯,有筆忘詩,弄溪奈何。看縱橫斗轉,龍蛇起陸,崩騰决去,雪練傾河……佳人日暮……徘徊久,問人間誰似,老子婆娑。

是以,當今歲末,天下渾沌,惡直醜正、烽煙四起,借意前賢,續賦七律之三,望希來年,倒運逆命,天相吉人,脫穎而出。——2024.12.8

 
起陸龍蛇運倒懸,

新春寄意問當前;

冥冥往事秋冬候,

歷歷清才冷熱篇;

敢撞黃鐘聲獨步,

羞敲破鼓響三千;

金光欲宇狂歌舞,

望見來年電掣傳。

 註:

1.頷聯:人間往事如秋冬氣候變化,冷熱自知。

2.頸聯:借意:《楚辭·屈原·卜居》: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諺語:寧撞金鐘一下,不打破鼓三千

3.尾聯:金蛇:閃電光,以金光喻指《金蛇狂舞》音樂之意味,眺望來年、希冀未來,雷轟電掣,有變迅速。


2024.12.8

2024年12月3日星期二

物理學研究的哲學問題——再談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

1.

有網友發推說:

牛頓在壯年之際突然專注于研究《聖經》,幷寫下很多有關《聖經》注釋、預言、神學的小册子和宗教主題的文章 ,他的筆記裏也有諸多神學心得,總計高達兩百多萬字,占他所有寫作的80%以上。

 

這推的說法,對於大洋國文化思想對科學,人與世界的關係的理解來說,是老生常談,但是由於其說法關係到對物理學、物理學家,甚至更根本的對於什麼是哲學,以及根本的文化思想史問題的理解,完全是一種一廂情願的杜撰性說法,所以我對此回答說:

就事實描述,的確如此,牛頓非常熱衷於《聖經》及宗教問題的研究,但是不能用“突然”才更接近本來的牛頓。事實上還不僅如此,還應該進一步說的是——物理研究,對牛頓來說只是個“偶然”。關於這方面,牛頓與宗教信仰的關係,牛頓自己直承的話很多,但是由於中西文化心理不同,更由於大陸的唯物主義的支配性氣圍,以及五四後由西方而來的意識形態化的思維,使得大陸人乃至時下大多數華人看了無感。它導致了人們對於很多牛頓表述誤解。例如,牛頓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話:

2024年11月30日星期六

關於治學答青年學子問

有小學兄留言問我,“怎么可以一步一步学到您这种地步?”

 

我確實對此問題體會很深,可以說,我和曾經的導師許良英先生的分歧也是在此處——對涉及文化思想根本的學術研究方向——方法、知識內容及做人,我們幾乎在所有的問題上的看法都不同。另一導師戈革先生謂我——你在北京,四城知識人不安,更是為此。故我仔細思索後作答:

 

為人,究問,求學,必須老老實實,一招一式地返回基本形式、基本問題。

基本治學能力則需扎實的訓練及記誦積累。

說話、行文底氣、思路脈絡,都如文藝體育之術,字字見功,絲絲顯力,都是孟子所云:“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都是苦功、笨功所致。學如逆水行舟,沒有捷徑!

 

2024年11月28日星期四

五律-得友人贈乒乓新裝感發

新裝展虎眉,

硬彩照神馳;

腷臆豪雄意,

揮刀叱咤時;

清纖身手技,

健朗柳蒲姿;

野老風潮秀,

驚呼晚境奇。

1.虎眉:形容相貌威武。李頎·送陳章甫:陳侯立身何坦蕩,虯鬚虎眉仍大顙。

2.硬彩:瓷器上色彩濃厚的稱為硬彩。也稱為五彩。

3.腷臆:忍住氣,不發洩;情緒鬱結,怒氣填膺。李華·弔古戰場文:地闊天長,不知歸路;寄身鋒刃,腷臆誰愬。

4.揮刀:揮拍。

5.柳蒲:落葉喬木,枝條細長,喻身體柔弱,

 

2024.11.28

2024年11月25日星期一

哀葉嘉瑩女士

1.
葉嘉瑩昨日(十一月二十四號)辭世!

感慨萬千,這種悼念猶如訪古——如今日大陸山林古跡,多為重修仿冒,但是遠比真跡幸運!人們不知,吊的是古,對的卻是今。可憐、可歎!

自一九四九年後,古都北京首當其衝,拆城墻,毀牌樓,改舊園,去老街,革人心,滅賢士……人與物面貌皆非。繼而一場文革,斷井頹垣,山河改顏!灰飛煙滅時,七十年代初,飛來葉嘉瑩,到古都,遊大寨,頌文革,但吊詭的是,此後,她成了雙重國籍,加拿大與中國的仿古“真”跡。

平心論,葉嘉瑩,她還是有些古典“真氣”,但是也只不過比大陸“時賢”,以及余英時一代胡適後人多了一點而已。她是新舊文化交替間的產物。

葉嘉瑩生於一九二四年。其身前有名——一是沾新文化運動斷傳統之變;二是趁大陸及臺灣反傳統、反中國化的文革之機——她不過是大樹凋零後的遺物。

但是,葉嘉瑩其實又是被新文化犧牲的一代。她的杜詩及其他類詩詞工作,究其本什麼都沒有,不過是把仇占鰲、楊倫們的著述重新拉出來“抖音”而已。但其精神及學術,其在真正的中國文學史上乏善可陳。甚至無法和錢基博相比。時下人們吹捧她,不過是因為看不懂經典,讀不了錢基博,更不知仇占鰲等先賢的存在,只能跟著“抖音”。其身後,則只會在只能讀拉丁中文的領域中存在,僅此而已!

 

自然如今知道仿古,還是比連這點都不知的稍好一點,當然依然也只是稍好而已!

……

古廟新來野家蠅,今情舊唱餘抖音……


2.

網路曬出叶嘉莹先生二〇一九年在中國共產黨宣傳部網頁上的诗作:《为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题诗》:

中華詩教播瀛寰,李杜高峰許再攀。

已見舊邦新氣象,要揮彩筆寫江山!

這詩竟然出自受過民國傳統教育的“杜詩”專家之筆讓我目瞪口呆——說她的詩爛透了,絕不為過!不僅人格,而且文字、文氣,都是我此生所見最壞的那種!比京劇老戲中的丑角牛斯文(詩文會)、楊衙內(望江亭)還要惡俗!

 

2024年11月24日星期日

乒乓隨感——為人性僻耽佳句 語不驚人死不休

1.

昨天晚上(1122日),打完本賽季的第九場比賽,我隊九比四獲勝。如此本賽季前半程結束。下半個賽季要到明年一月十號後開始。

我們打的是地區一級比賽,六人對六人,每組十個隊,循環比賽且主客兩場。賽制是田忌賽馬,分上中下,每個級別各兩人,交叉比賽共十二場單打,外加三場雙打,第一雙打對第二雙打。如果在這十五場中沒有隊勝九場,那就追加第一雙打之間的決勝。如此就變成了十六場,可能打平。這種比賽是到德國才知道的,當初覺得是奇葩,現在則是見怪不怪,覺得很正常了。

我現在所在的是隊Tusem II,圖森姆俱樂部二隊。圖森姆俱樂部以手球著稱。鼎盛時期號稱是手球界的拜仁慕尼黑隊。這場賽完,我們隊在九月開始的二〇二四至二五賽季的上半賽季聯賽中,以八勝一平,十七分居小組首位。下半賽季一月十號開始。

附表中的第一名升級,第二名打升級附加賽。倒數第一降級,第二降級附加賽。

如此,樂哉,全隊可以過一個愉快的聖誕節和新年!

 

2.

生活看似平常,運動像是當然,然而身旁的俄烏戰爭,稍遠的以色列屠殺,讓你深切地感到——在一個正常的和平的社會中,享受到如此平靜、豐富的生活,要深感幸運!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就是有人,有機構團體,有世界反常的秩序,讓一部分人可以隨意侵犯別人、毀滅及屠殺無辜者的生活及生命!

所以,平靜的生活讓我更痛恨專制及其強加給每個人的生活,乃至迫害!

所以,我每次看到俄烏戰爭平民的死傷,為捍衛自己地區秩序和生活方式的人的奉獻犧牲,無法表達地痛惡普京!

所以,我對於川普這類無恥之徒,

2024年11月20日星期三

七律二首-亂世凶年又歲末之二

龍蛇歲月世情煎,

劣匠陳詞濫半仙;

鼓譟冠猴臨北美,

投林雀鶩過瓜田;

盈虛禍幸掃幽夢,

閉塞傷嗟悲幕煙;

寂寞天涯多逸想,

清寅海角不更弦。


2024.11.20 德國·埃森

2024年11月15日星期五

聽阿奕講介美國電影《愛是妥協》感

Youtube給我推來廣告,阿奕最新上網講介電影《愛是妥協》:

一部让人重新相信爱情的电影,爱情具有杀伤力,但同样可以让人快乐,可以创造奇迹!【阿奕】

 

由於我聽過很多阿奕講介的日本電影,都細膩而充滿人情味兒,很感人,所以看了這個題目,雖然沒寫電影名及由哪個國家拍的,讓我直覺以為是日本電影,因此才進去看了結果發現是部西方片。對此,我的第一預感就是“好不了”,一定不過是一些湊起來的噱頭,再加上浮在表面的肉體愛,以及極為膚淺,甚至帶著矯揉造作精神性“愛情”的愛情鬧劇。但是,既然阿奕的題目有正面的肯定,來都來了,莫若進來聽下去吧。

 

阿奕一如既往地條理清楚,聲音充滿厚潤的魅力及內涵。但是這部電影果然如我所料,毫無人、人之間情感、生命中互相連接的男女的內容。而這就讓我想到,這樣的電影,如今還真的是只有日本人能拍出深度、厚度,讓人看了揮之不去,勾魂攝魄……。

這樣的日本人的那種對感情的理解認識及處理,對我——一個中國文人的吸引,在於它似曾相識,卻自然而然地沁入心脾。及至回過神來,才想到我們中國人把它們都留在了過去千年,如今幾乎很難找回來了。但是無論如何,這電影對於任何一個吃慣美食,深知其中三味的東方人來說,也就是說稍微看過一些古典詩詞,經歷了一些家庭溫情的人來說——真的是粗製濫造,不禁咀嚼回味!

 

2024年11月11日星期一

聽斯維特蘭諾夫指揮馬勒引發的文化感——Mahler Symphony No 1 Evgeny Svetlanov

1.

俄國指揮家Evgeny Svetlanov,斯維特蘭諾夫,生於一九二八年,於二〇〇二年辭世,屬於上一代俄國音樂家。他指揮的作品涵蓋了幾乎所有俄國作曲家,而且非常獨到。與此同時,對於西方作曲家,他特別喜愛馬勒,據說經常在俄國演出馬勒交響樂的不同作品。孤陋寡聞的我,近日很偶然地在網上看到他錄製的馬勒全集。由於我非常喜愛移居到德國的俄國指揮楊松斯指揮的馬勒,甚至貝多芬,因此迫不及待地聆聽了他指揮的馬勒第九、第一、第五、第六和第四。我之所以一下子不停頓地聽了幾部,是因為想判斷我的感覺是否是出於偶然,而走了偏。但是看來應該是無誤——風格很一致。他指揮的風格和同樣來自俄國的,他同時代的指揮楊松斯(Jansons)不一樣,味道讓我覺得十分陌生。我仿佛一下子不認識馬勒了,感到聽到的並不是馬勒的交響樂。但是,未料到從另外一方面他激發了我更廣泛的關於音樂與文化的省思。

 

2.

斯維特蘭諾夫指揮的馬勒,雖然可以明顯地聽出不是原來的馬勒,而是帶有濃厚的俄國情調、色彩,俄國味兒的馬勒。但是很是有些別具一格、耐人尋味的特點——馬勒的旋律及配器,莫非對於人的感思來說,還會有如此天外有天的一面?

2024年11月10日星期日

談錢基博先生的教子做人箴言

1.

錢基博《諭兒鍾書札兩通》云:

“我望汝爲諸葛公、陶淵明;不喜汝爲胡適之、徐志摩!如以犀利之筆,發激宕之論,而迎合社會浮動淺薄之心理,傾動一世;今之名流碩彥,皆自此出;得名最易,造孽實大!”

 

由此我想到,錢鍾書追求而不得的趙蘿蕤,她曾因錢鍾書對她的追求而評述過錢鍾書

“近來對某某的宣傳大令人反感。我只讀了他的兩本書,我就可以下結論說,他從骨子裏滲透的都是英國十八世紀文學的冷嘲熱諷。十七世紀如莎士比亞那樣的博大精深他沒有,十九世紀,如拜倫雪萊那樣的浪漫,那樣的放浪無羈,他也沒有,他那種搞冷門也令人討厭,小家子氣……”

趙蘿蕤談的是如何看人的教養及氣質,錢鍾書的父親錢基博談的是如何看人生及做人!

都非雞湯而是醒人醒世銘言——刻骨銘心,超凡出世之言!

然而終其所評,趙蘿蕤是超凡——超越凡俗之士,鐵中錚錚,庸中佼佼;而錢翁基博卻是出世——參透學問、洞穿今古。

是以,最終為人、為學,都是才能,都是砥礪名行,趙、錢最終留下之人生軌跡,學問及歷史空間中的位置,卻不能同日而語。

 

2024年11月9日星期六

倒序演奏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樂——紀念柏林墻倒塌三十五週年(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Op. 125 "Choral": III. Adagio molto e cantabile)


今天是柏林墻倒塌三十五週年紀念,幾乎是被人遺忘的一天!

 

想到三十五年前柏林墻倒塌後,世界各地充滿演奏貝多芬的第九——歡樂頌交響樂的情景,現在

這個氣氛,散佈在空中的韻律讓我突然感到……深深地感到——這是個倒序演奏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樂的三十五年。

 

我現在必須承認:我從來沒有想到三十五年後竟然會是如此。在我看,歷史進一步、卻退了兩步,退回到上世紀的二十年代、三十年代。

過去我認為,柏林墻的倒塌意味著人們不要極權主義統治及其社會機制,西方社會再次向前進步。現在我感到,西方為自己,為人類帶來的一切問題都依然還在:

首先,和三十五年前不同,我認識到,極權主義不是西方社會的可以切除的癌變腫瘤,而是西方機體的一部分,機制的一部分。切除治療是不可能的——不僅會大出血,甚至會使整個西方社會統治的世界的結構及機制失調、失衡!

其次,由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極權主義、各類形形色色的專制,是二元論的西方文化思想,進入宗教社會後的西方世界,所獨特具有的病變及病態現象。所以,冷戰是偶然的!熱戰才是一定的!

第三,由於技術的進步,“熱戰”也由中世紀的冷兵器的“宗教戰爭”,演變成今天的“熱武器”的權力戰爭,政治的、經濟的、各種性質的意識形態戰爭。

如今,不是保守的西方思想者說的《西方的沒落》,而是西方的強勢把人類帶到絕境——環境的、社會的、人群的、個人的……。走不出過去的宗教社會,今天的後基督教社會的西方,就一定沒有未來!

 

紀念柏林墻倒塌三十五週年,卡爾•波普、雷蒙•阿隆……啟蒙主義者們憂慮的《西方的絕境》,直接影響到我們以及我們後人的命運!

 

紀念柏林墻倒塌三十五週年,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在它倒塌後,人們興奮到陶醉,伯恩斯坦在柏林墻下指揮了貝多芬第九,其中高潮當然是“歡樂頌”,但是時過三十五年,在俄烏戰爭的戰場邊,在以色列公開大規模地以宗教和種族的名義進行征殺時,沒有人心中再有第五樂章的旋律!現在的氣氛讓我回到了第三樂章,憂傷而悵惘——是重新反省,是對過去的生活及硝煙的疑惑,是再次審視未來,是要做出重新的努力。是以,雖然旋律和氣氛變了,但是我們是人,無法忘記我們曾經走過的路,走過的那個歷史性的節點……,無法不去思索未來及努力!

 

2024.11.9

2024年11月3日星期日

七律-亂世凶年又歲末

按:龍年將去,蛇年在即;歲末日暮,感慨唏噓;乃賦七律,洗滌牢騷;陶鈞文思,澡雪精神。——2024.11.3

筆走龍蛇運轉天,

人為事在此生篇;

曲回大是無由報,

進退多因不盡然;

否德西風迷黨派,

排他教化卻良賢;

千愁忽忽廣陵客,

萬緒悠悠動暮年。

註:

1.否德:德行不良。此處也可以理解為繼承一神論文化,罔顧倫理的世俗黨派文化。

2.排他教化:宗教及意識形態化。

3.忽忽:飄忽不定、匆匆。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迷惘,宋玉·高唐賦:悠悠忽忽,怊悵自失。

4.廣陵客:善彈琴者。李頎·琴歌: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

5.動暮年:杜甫·詠懷古跡詩五首之一: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2024.11.3 德國·埃森

2024年10月29日星期二

悼念陳忠和先生——Symphony No. 7 in A Major, Op. 92: II. Allegretto (2018 Remastered Version)


1.

昨晚打球後回到家中,從網上得知——曾在國內一九九八年參與創建中國民主黨陳忠和先生,二十三號晨,在荷蘭突發腦溢血昏迷,滯留了幾天後,於二十八號清晨四點辭世,這消息讓我深受震動。

老陳是由於不認同大陸的政治制度,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時投入民主運動,其後成為異議份子而不斷受到迫害。一九九九年因九八年參與組黨被捕入獄,并被判處七年徒刑,二〇〇六年年出獄,二〇一一年因家庭團聚流亡到荷蘭。我和他相識於那年的秋天。

三楚多秀士,生長於湖北老陳是個自帶英雄氣質的人,是民運組織中少有的非雞零狗碎之人,我還能交往的友人。此後,他幾次來德國,并在我家住過。

二〇一七年前,我做自由亞洲電台記者謀生,曾做過不少對他的報道及採訪,很希望能為他留下些思想及文字的人生痕跡。二〇一七年九月我被突然中斷合同,雖然由此失去了謀生手段,但是我從此放飛江湖,獲得了身心自由。然而與老陳的交往,他雖然很有些凜然氣質,卻由於混跡於民運群體的所謂“政治”,遂使我們不再有共同語言,從此斷了聯繫。縱然如此,我卻始終認為,他是我心底感到的那類能夠成為朋友的人。

 

卿本豪士、奈何投錯時代、誤入社會……;就此離世,如此永訣,肝腸痛斷,不知如何面對蒼茫,告諸天地!

2.

不知如何告諸天地?……但是,我卻是實實在在地有驅之不去的感情、感思——對友人的一生的波瀾,他留下的最可貴的生命軌跡,以及對自己尚且享受的生命奇跡的糾結感受。

不知如何訴說,不知的是如何用語言、思想來訴說;而人還是有些靈動及音韻,能夠傾訴自己的感受。

不知如何訴說,不知的是如何用語言、思想來訴說;而人還是有些靈動及音韻,能夠傾訴自己的感受。

晚年我突然回到了青年時期後——曾有二十餘年不聽的貝多芬。收集了近二十個貝多芬版本。

突然回到貝多芬的原因,細想和青年時期聽貝多芬的衝動卻是一樣的——依然是對生命的感受!但晚年這個回歸,卻是因為馬勒。

2024年10月27日星期日

行異行同華川粉,何來何去方外潮 ——談西方近世動亂

1.

與四年前不一樣,今年美國的選舉,我很少在網上談論,因為幾乎可以說,經過了四年前川普攪起的混亂,水落石出,絕大多數人看清了川普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究竟代表了什麼。反對他的很多華人網友推出來的推文,質量非常高。我只需點讚、分享。

但是,上週由於一位網友的疑問涉及文化思想問題,即涉及到我這兩年來專心討論的奧威爾《評註民族主義》中討論的文化思想問題,與我正撰寫的幾篇文字有關,因此感到可以借這個時機,直接運用我的想法,把華川粉現象作為一個案例,來具體說明這個思想史上重要的問題——觀念主義(idealism)及觀念主義學說(ideology)問題。

這位網友提問說:

“爲什麽搞民運搞反共的這幫人,不論老少男女,不論人在海外還是中國,幾乎百分之百地都是傻X川粉,一個比一個蠢和賤,說他們“壞”都算是一種褒獎,因爲那是肉眼可見的愚蠢,有不少還頂著名校博士、學者、作家、公知等光環,而他們被認爲可以引領中國人走向光明未來……。”

 

2024年10月23日星期三

掃興要及早,倘許夢有補 ——聽劉世勤《陳三兩爬堂》片段感

寫下這個斷思後,又看到其它的片段,由於沒看全劇,以下評述只是因這段唱而發,也許言重了。但是,心沒過“重”,也沒偏頗,所以思忖良久,覺得還是發出來,說出來。

 

《陳三兩爬堂》這齣戲始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是“新程派”起始年代的作品。新程派是京劇在趕和新文化——大洋國文化趨奉文化革命的產物準確說已經不是“程派”而是借用了程派的一些表面特點、程式,以及所固有的某些特殊旋律,而將其轉入為政治服務,為革命宣傳的革命樣板戲軌道。它已經是帶有革命氣味兒、具有傳統戲曲性的歌劇。它的美學其實是宗的是德國的瓦格納所以這個戲,原本火爆,戾氣很重。

但是,由於這劇《陳三兩爬堂》是過渡年代的程派,不僅是上代人手筆,而且懂得及得到程派真傳的上代人還在,說它是投鼠忌器的之作,也不為過。所以我的好奇心讓我總是在想:或許早期的新程派有可能夠回到傳統程派、傳統京劇神韻,若如此改變,即基礎變化,甚至可能化短為長。但是我貧乏

2024年10月15日星期二

五律-秋日凝眸舊照有感

按:近日偶然讀到錢基博先生《諭兒鍾書札兩通》,同時偶然看到五年前,二〇一九年十月十二號曾發在臉書上的余之一九七六年舊照。細思一九六九年走上這條思想之路,五十五年歷程竟然全在先賢錢基博先生所言路上,全在當年留影眼中、顏裡,感慨萬千,留言留感秋日五律一首。

秋窗臥北眠,

冷雨夜無邊;

歲走蕭疏卷,

天行續志篇;

凝眸開大度,

徹骨至明賢;

格調高才有,

成情自傲然。

註解


1.
錢基博先生在《諭兒鍾書札兩通》說: 我望汝爲諸葛公、陶淵明;不喜汝爲胡適之、徐志摩!如以犀利之筆,發激宕之論,而迎合社會浮動淺薄之心理,傾動一世;今之名流碩彥,皆自此出;得名最易,造孽實大!

積我五十五年求學、求知,最終走出胡適之、徐志摩們所留下的泥淖的痛苦經歷,深深感到上代這類學人於文化,於思想淨勝、於學術、於為人造孽之大!深深體會到錢基博先生為人為學之重!

2.臥北窗——慕陶之感。見:

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词: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有别、归来意。

辛弃疾·念奴嬌·賦雨岩:近來何處有吾愁,何處還知吾樂。一點凄凉千古意,獨倚西風寥郭。幷竹尋泉,和雲種樹,喚做真閑客,此心閑處,不應長藉丘壑。

休說往事皆非,而今雲是,且把清尊酌。醉裏不知誰是我,非月非雲非鶴。露冷風高,松梢桂子,醉了還醒却。北窗高臥,莫教啼鳥驚著。

3.天行續志篇:取“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4.大度:度量宏遠。文選·潘岳·西征賦:「觀夫漢高之興也,非徒聰明神武,豁達大度而已也。

5.格調:取秦韜玉·貧女: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6.成情自傲然:取陶淵明·感士不遇賦:靡潛躍之非分,常傲然以稱情。

 

2024.10.15 德國·埃森


2024年9月22日星期日

我看《2024理查·基尔最新电影,直到葬礼才知自己有个儿子,商业大亨为弥补遗憾举行阴婚!【光影】》


從片尾的評述看,講解人完全和這個電影揭示的深刻內容、感受、思索、迷茫、糾結絕緣。你真的不理解真正的藝術家的感知及追求!

我驚奇,究竟劇本、導演是誰,因為這是部完全帶有理查·基爾所特有的藝術氣質、人生態度——對世界及人生的看法,對東西方對於人的存在、生死看法的電影。

這個對於人生、人性的思索,處處和現今的西方的社會存在,充滿無法調節的矛盾,以及讓西方人其實是已經感到困惑的處人處事行為。

李察基爾詮釋的主人公,以西方近代復活的人性看待自己及孩子的個人及社會存在,卻在一個西式的墓地,用東方式的思索看待人的生死它的結尾、答案也是兩極的,有冥婚卻也有對於生命、人間倫理的蔑視……

到時下我們每個人被拋到的這個世界,這個存在狀態位置,西方糾結且悖謬的文化帶給人類的,物質越發達,人性、西方傳統文化帶給人的倫理及對人的看法,以及已經開了天窗的社會存在的衝突,只能說是一個深淵,一個無法自拔的泥塘……!究竟未來會如何,我們必須認真對待李察基爾的思索與努力,包括在現實和電影中他所承受的……。

這個電影揭示的是,無可奈何的李察基爾在懇請我們思索……


2024.9.22

2024年9月15日星期日

七律-甲辰中秋

傷情最是月中秋,

斷夢多逢泛逆流;

歲歲年年團聚夜,

朝朝暮暮孤舟;

周遮素魄乾開眼,

弄盡精魂坐困愁;

玉宇悠悠塵沌沌,

如何對鏡散沉憂。

註:

1周遮:遮掩。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胡旋女:傾天側地用君力,抑塞周遮恐君見。

2.乾開眼:乾瞪眼,一旁著急,卻又幫不上忙。

3.弄精魂:耗費精神心思。朱熹·答呂子約:會得活潑潑地,不會得時,只是弄精魂。

4.坐困愁:坐困愁城。

5.悠悠:渺遠、憂思。詩經•鄘風•載馳:驅馬悠悠,言至于漕;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詩經·鄭風·子矜:青青子矜,悠悠我心。

6.對鏡:對月。王世貞·月夜步西園積雪有述:冰壺初世外,天鏡忽林端。

7.沉憂:深憂。曹植·雜詩六首之二:去去莫復道,沉憂令人老。

(照片攝於2019年中秋德國埃森家中窗前)


2024年9月9日星期一

五律-入秋

按:閉關閉世事,難閉四季。四季繞窗,四時擾心……夏去秋來不由人,秋來夏去有情思,漫興八句,錄以詠志。——2024.9.9

秋初夏意長,

萬里入衷腸;

浩瀚紛煩去,

閑行野性藏;

新來清日壯,

晚近雅音狂;

力作緣心起,

辭鋒俟命揚。

 註:

1.紛煩:A.紛繁;B.紛煩,元•行端•一步一紛煩:落日照江村,秋花艶欲燔。芒鞋遙路客,一步一紛煩。

2.雅音:正聲雅音,純正典雅之音。

3.辭鋒:言詞犀利,鋒芒如刀刃。

4.俟命:等待天命,聽天由命。禮記•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2024.9.9


2024年9月6日星期五

聲援高氏兄弟——高兟

高氏兄弟的行為藝術創作:

Performance: The Utopia of Hugging for 20 Minutes - Gao Brothers in Rom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Dw3R5nv58M

中文題目:“世界擁抱日——擁抱20分鐘的烏托邦”,希望這個世界再也不要發生人類自相殘殺的悲劇事件。

 

1.

八月二十六日傳來藝術家高氏兄弟的高兟先生在三河被拘留的消息。我和高氏兄弟是小同鄉——都生在山東濟南。我早他十幾年到濟南,早他三十余年到北京,到海外……所不同的是,我早在一九六九年夏天,就決心不再尋求在那個社會發展,不再和權力直接打交道,既不尋名也不尋利,更不尋求自己的教訓,一心研究自己的問題;高氏兄弟卻把自己的努力及和社會的碰撞留在了生活的軌跡中。

但是,這樣不同的道路雖然使我們素昧平生,就其本卻不過是以不同的形式經歷了文革及那個社會,從不同的路途走向知識和藝術之路;因此,從本、根上會有水土相連,同聲相應。故時下高兟先生的遭遇,專制的迫害,打在高先生身上,痛在我等心中!因為,那本是為了打擊及毀滅良知。

尚存良知的人,聲援高先生——義不容辭!

 

2.

迫害藝術家是最不智的行為…

因為藝術家是個豐富的感受體,多重的反彈物,具有多維傳感的精神思想鏈……

對藝術家的鎮壓會激起千層浪,喚來萬里風,聯動八方鼓角……

 

聲援高兟——如果國安以為拘押可以消滅行為藝術的影響力,那他們一定錯了!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像我一樣,開始仔細地閱讀高氏兄弟的作品!


3.

行為藝術……說它是人為“本”,人為“本體”所獨有的藝術形式,絕不為過。

2024年8月28日星期三

《閏年》——一部典型的西方文化窠臼中江郎才盡的电影

介紹者說:“一部魅力非凡的电影,我每年都会重复品味,即使多年过去依旧是我心中最浪漫的爱情片!【光影】”

一部西方老套路的電影。西方人拍過很多這樣題材的電影,繞來繞去,到了現在這部《閏年》——西方電影的感情和思想深度,莫不如此。套句流行話說,不過是小兒科的“二難”產品。

情慾、食慾、求知慾……七情六慾為人之為人,人生之奇妙,之令人感歎、無解的根本性的感知。所以,情於性,如同一個吃過中餐的人,對飲食的細膩豐富有了體會,再來很難長時間只是非咸即淡,東北人話有鹽淨味兒的飲食——就會深感單調乏味。

同樣感情及人生的品嘗、回味、追求也是如此。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二元對立的人生中,能炒作感情和人生大餐的食材太少了。這電影猶如麥當娜、肯塔基,偶然吃、常吃可以,但是一定會發現,這類食品、作品,變化不過如此——經不住細品、不能細想,實際上是乏味的。當然這是對於有感覺的人。西人難以感覺到,只緣身在此山中,五四後觀念化的中文文化,簡裝的西來思維,就更是只有叫好的能力了。故針對簡裝西化,我要多贅幾句。

我有這樣的評述,針對的是一個更廣泛背景的文化及其背景,人的感情生活及其生活追求,針對的是五四後的崇洋媚外。這個崇洋媚外,後來走向大洋國文化,包括臺灣在內的教科書般的走向意識形態化文化及社會的經驗事實,表明了這百年的歷史,毀滅了很多我們很多本來有的細膩豐富的,另一種人的生活。

如此我的評述自然針對的還有大陸文化的語言框架。這個框架決定了看到、說道——眼中、口中……心中、腦中、想象中,講述介紹、評價的西方電影。這個語言框架讓人們失去了很多描述的可能及享有的、本來就難言的情愫。

這類電影,時下無論從探究揭示的角度,涉及的問題,營造的氣圍,帶入的畫面,展示的廣度,尤其是糾結的深度……日本電影都已經遠遠超越歐美。韓國雖然有兩種傾向但是東方根基深厚的電影亦有日本這類電影之風臺灣則在越來越多地失去這樣的、拍出走出二維感情糾結,或者說只能以矛盾稱之,走出單純的矛盾,面向更讓人無法自拔的旋律的人的生活的可能。而人生本來不只是矛盾,兩向的悖謬,而是糾結的痛苦,迷茫與困夢……。

然而,儘管我談的是電影及文化,是個人及情感和人生,究其實涉及的卻是我們存在的世界,即涉及的也是時下中國、臺灣及世界面臨的問題。

因為兩岸問題是世界問題的一部分——不是中國傳統社會遺留的問題;世界今天的災難性問題則是西方文化發展帶給人類的問題——從環境到文化,再到政治社會結構機制,以及我上面談到的電影及個人,都是如此!

所以,我談的是電影,但是涉及的卻是思想史、文化史,今天這個世界被西方強加給人的存在的根本問題!

 

2024.8.28

 

江郎才盡、毫無新意——我看【越哥】讚譽的影片:2024年最牛传记片,拿奖拿到手软,这才叫现象级猛片!

看標題以為是部有新意、超出你的“想象力”及“感知界限”的作品,不想一切都是老生常談,包括越哥的解說。不同前人的是,這一套“玩的”不如前人!這是因為這代人的教養及文化和前人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同樣的題材,同樣性質的問題的展開,其厚度及其雋永,已經遠不如前人了。 坦率說,西方人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