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也分享一下感受,因為看華人樂評大話連篇,總是雲山霧罩文青式的忽悠。其實生活是有血有肉的,音樂感受也是具體的,即如美食。
我是因為偶然購進一套富特萬格勒全集而想了解為何他和托斯卡尼尼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兩位指揮家,他們之間的區別何在而去聽托斯卡尼尼的。當然這種間除了音樂欣賞及感受,還有我的專業近代哲學史、文化思想史。
最初托斯卡尼尼的貝多芬讓我非常不適應。這讓我很恍惚,兩周下來,聽及了解多了才發現不是我的過錯——托斯卡尼尼不被這半個多世紀的人接受,是因為他忠實于原譜,速度快了,而我們這兩代人,已經適應了被後來的樂團及指揮詮釋過的貝多芬,緩慢、清透,浮在水面的騰騰熱烈,而那已不完全是貝多芬了。它們清一色地是經過了Romantik,宗教性羅馬化運動徹底浸泡過的貝多芬。
毫無疑問,貝多芬是Romantik音樂代表,但人們卻忘記了他是生活在莫扎特等古典主義,classic音樂影響很大的時代,作為對近代化,啟蒙運動的反彈的Romantik,宗教性的反動運動,那時正在開始。為此要了解原來的、十九世紀初期的貝多芬及其時代,要了解那時歐洲的音樂脈搏,文化氣氛,人的感受,有必須認真聽、仔細感覺思索托斯卡尼尼的指揮。 在這裡我必須要再次強調的是:這裡說的古典,classic,指的是文藝復興後的“近代式的”!若說古典,那是古希臘,而不是羅馬,不是基督教式的,Romantik絕對不能夠翻譯成浪漫,它沒有浪漫可言,而千真萬確地是基督教文化
對於古希臘文藝復興的反彈!不理解這點,你不可能理解當代西方音樂,理解托斯卡尼尼的獨特意味。當然更不會理解近代歐洲思想及哲學史。這就是我再三再四地強調Romantik絕對不能夠翻譯成浪漫主義,或者說即便翻譯成這個詞,也不能直接和中文浪漫的字義掛鉤的原因。
很高興,是日幾小時後大俠們還沒反應過來,來了小仙林婉清。她回答我說:
仲老師這四個似乎都是一個錄音?除了RCA這個,還有一些三十年代錄的版本,不是跟NBC合作,而是和BBC或紐約愛樂合作的。索尼後來的那個音質處理過,會音質好點。但是喜歡原汁原味的人應該會更喜歡那個金標的,反而覺得處理會損害原來的信息。可我恰恰沒聽過金標那個⋯⋯
對此,我把疑惑向她提出:
黑白封套上帶手勢的那套我看了,是51、52年錄音,且我在youtube上聽了,效果不錯。而The Immortal,6+1=7張的那套,亞馬遜的讀者說,單聲道音質不好,這讓我疑惑,但找不到更具體文字。至於另外兩套從封套我看不出具體是那年的那個版本。亞馬遜網也沒有讀者出來介紹。但的確也是NBC樂團的錄音。至於2019年索尼那個版本,亞馬遜讀者說新技術效果不錯。順便說,在這期間,我聽了托斯卡尼尼指揮的舒伯特未完成,立刻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至於說到三十年代的托斯卡尼尼指揮英國樂團的錄音,我在youtube上聽了幾個,聲音扁平,沒有深度或厚度。由於我手裡有套五張的此間托斯卡尼尼錄音的唱片(照片),聽過幾次,很失望,根本就是把油畫素描化了。
此外這兩周來,我應該說收穫不小。具體音樂的體會和在思想史上對於當代文化的理解,現在終於進一步各就各位。這也是我決定收進托斯卡尼尼的貝多芬和勃拉姆斯、舒伯特的原因。歌劇是托斯卡尼尼的長項,或專利,但於我,就暫付闕如了。
婉清看了上面我的留言後,即刻有針對性地回答了我:
這幾套唱片全部都是單聲道,那個時候還沒有立體聲。我沒有聽過金標RCA,可恰恰金標那個音質沒處理過的,最原汁原味,自然雜音也多些。剩下的三個版本我聽不出太大區別。這四個應該都是一批錄音的轉制。新技術處理過雜音,不喜歡的人可能覺得「糊」。我聽倒還好。最穩妥選擇其實反而是那個金標。
這下疑問解決了,這四套唱片的差異問題心裡有底了。
以前,我記得三十年代發明立體聲,看到你的留言我立即上網查了,確定一九五七年才用到民用錄音。六十年代才廣泛使用到音樂等的錄音上。
最基本的是一九九〇年發行的那一套——五張,九個交響樂。後來出版的六張一套的多了“莊嚴彌撒”(
Missa Solemnis)和“埃格蒙特序曲”。七張一套的則又多出一張復原前後的音質比較。
我選了七張一套的,因為是1999年發行,多的莊嚴彌撒及埃格蒙特序曲是應該有的。我到網上聽了托氏指揮的這個彌撒,值得擁有。
我聽音樂很大一部分在於文化思想的把握,它能讓我更準確辨析近200年來的文化社會思想及其衍生極權主義的各類因素。尤其是在我認識到Romantik沒有浪漫,只有宗教性世俗化傾向之後,如此Furtwangler和toscanini也就迴避不了。這一個回合,我對很多指揮的審美氣質有了更多的辨析能力,如此再聽Klemperer、H.
Scherchen等指揮的馬勒也會有更多的認識。
這兩周的收穫又是我沒料到的。可知不止開卷有益,且有了就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省了時間省了力,有了收穫有進步——何樂而不為!
2022.3.29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