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4日星期一

《極權與當代精英》一書下載地址(附自序)


有網友詢問我的《極權與當代精英》一書情況。下面是2007年我在鮑樸先生的香港新世紀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書的PDF下載地址。在此也感謝鮑樸先生!

自 序

—仲维光—

这部文集所讨论的问题,其实早就应该在中国提出来了。或者说至少应该在所谓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七十年代末期,八十年代初期就应该提出来。然而,由于历史、社会,以及我们这几代知识分子的自身状况关系,迟迟推迟到今天,这对中国知识界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文集中提出的问题,要追溯到三十多年前。早在七零年前后,我步入哲学的自学之路后,就开始思索这些问题,而七五年,我第一次去见许良英先生的时候,即和上一代知识分子发生了第一次面对面的争论。三十年来,我不断地重新检视这些想法,不断地重新确立这些想法,不断地深化了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尽管生活坎坷,社会条件严酷,但是命运还是没能彻底把这些简单的想法湮灭。

最近十几年来,我慢慢地、不断地把这些想法陈述出来。在此,我首先要对从七五年开始就一直是我争论对象,后来成为我的硕士导师的许良英先生表示感谢。他明知道在思想上我们有根

尋繹質疑、針針見血——記於十八年前投石問路二書後

按:記於1994年《意識形態陰影下的知識分子》與2006年《極權與當代精英》二書後


囿於所生時代、社會,吾心志晚熟。一九六九年年,吾十有雙而有志于學,至今五十五年。雖因時凋文敝,幼學不實;命乖運蹇,篳路藍縷,但亦步亦省,亦行亦學,覺人生於貴自知,知求學而忌欺人。九層之台起於壘土,故擇料砌壘,不曾在出版發表計較。

吾雖生來乖巧,但所慕大智若愚,大器晚成。兩本投石問路文字,重在問題精神方法。故後所成,所思近原,所見求遠,另闢蹊徑,傳響空谷。實此生所幸,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誠苦為所盈,未成乖戾世俗、油滑膚淺之輩。

是所親歷——“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爲道”——盡可慰也!

而後〇六,一十八載,尋繹質疑,著述百萬;有思排奡,有文痛快,針針見血、步步虛心,故有生之年,出版於否——無可畏也!

2024.6.24




2024年6月16日星期日

傷時——詩與附文

按:手腕骨折三日,左手打了三十釐米石膏條,手指依然腫脹,無法著力。傷時傷時、傷世、傷逝,因賦八句,以示尚存。——2024.6.16

成依儘性敗因若,

看似無心卻有諾;

懶見逢迎幕府禽,

怡然唱和雲霄鶴;

霑濡大筆抗天戈,

了事疏狂不拓落;

感悟前賢轉愧羞,

飛詩墜句識偷薄。

 附文:

我週三(612日)晚上去俱樂部打球,跌倒在地,幸好左手做了緩衝,但很快手腕部位全腫了。這個意外的教訓是——球打得順了,就易於樂極生悲了。

 

週四上午決定去醫院檢查一下。結果照了片子後,發現腕部較大的那個關節骨折,立刻打上了30厘米長的石膏條。

整個看病——急診,竟然前後5個小時。醫院不遠,離我家一公里,十一點半去,五點到家。真

2024年6月14日星期五

七律-夏至

朝朝日漸至高陽,

立影風竿又見長;

玉宇悠悠嗟歲月,

關山在在感天光;

從來任氣承真性,

始未無良入夏羊;

世態炎涼甘伏志,

昭昭次第老高強。

 註:

2024年6月8日星期六

七律-仲夏

高天遠地日虧贏,

野鶴孤雲篤力行;

氣定心平疏政治,

魂銷目斷慎文耕;

新思老到真崚峭,

夙志衰年妙筆精;

崇節尚然無夏擾,

餘輝季後更繁榮。

註:

1.仲夏:陽曆六月,陰曆五月,

2.篤力行:

2024年6月7日星期五

奧威爾的《評註民族主義》與臺灣透視

二〇一九年在歐洲第一次單獨結集出版的奧威爾的《評註民族主義》在歐洲引起強烈反響及討論,但是在中文界及華人地區始終沒有引起類似歐洲的關注及討論。與此相反,奧威爾在這本書中揭示的民族主義式的的思維及其給社會帶來的影響,卻是在華人社會再次獲得了一個教科書般的案例。

奧威爾提到的現代民族主義式的思維方式及其導入到社會中的作用及結果,人們可以非常明確清楚地看到,在最近一個世紀臺灣地區的歷史中亦步亦趨地伴隨著它的每一個社會事件及變化。即所謂民族主義、地域主義、國家主義,更一般性地說,各類意識形態、意識形態化帶來的封閉問題,撕裂族群及社會問題,對立衝突問題嚴重地影響甚至主導了台灣地區的變化及發展。但是,匪夷所思的是,它從來沒有出發及受到作家、知識分子、學者如如奧威爾那樣的注意及研究,更沒有在社會上引起歐洲那樣的反應。

基於對於當代——五四以後中國大陸思想史、政治社會史的研究,基於對於二十世紀的意識形態問題、極權主義問題的研究,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在歐洲社會的回潮,筆者二〇一八年再次關注了臺灣的文化及政治問題,並且不斷地參與涉及到奧威爾所討論過的民族主義及民族主義式的思維方式及其社會影響問題的討論。為此,對於時下再次在臺灣爆發的所謂立法院與政府間的衝突所帶來的問題,再次在網路上發表了一些看法。由於這些看法涉及根本的思想及思想方法問題,不僅是歐洲社會無法繞過的問題,而且更是西化的陰影下的華人社會必須面對的問題,我把它們做了進一步的解釋和展開收集在這篇文字中。

對抗民族主義、民族主義式的思想及其社會影響——即對抗各類意識形態及意識形態化的思維是非常具體的事情。在後基督教社會中,這一百年的歷史經驗讓我們看到,它是社會分裂及動亂,危及民主制及開放寬容的社會傾向,甚至可以說是戰禍及人類之間互相屠殺迫害的的主要根源之一。

2024年6月6日星期四

關於陳維明雕塑作品《馮國將》的感思

如果清華大學的反右運動在一九四九年後的中國大陸的政治史、社會史上佔有重要的篇幅,那麼馮國將可謂是最中心的人物。這個人名伴隨了我少年時期對政治的所有理解,他被賦予的妖魔色彩,直到我一九六九年反叛後才開始退去。當然我也絕沒有想到後來能夠和他有在同一個領域中的存在。遺憾的是,我後來交往了很多五七年反右時期北京高校中的所謂知名的右派,如譚天榮、林希翎……和可能最相投的馮國將卻失之交臂。但是幸運的是,不僅與林希翎的思想不同,生死竟也不同。林希翎辭世已經二十多年,九死一生的馮國將先生卻至今不僅健在,而且耳聰目明,頭腦清晰。

我知道並且牢記住了馮國將這個名字,甚至漫畫影像是一九六二年,開始強調階級鬥爭、階級路線的時代。我一九六一年考入清華大學附中,開始了住校生活。所有的教育及平常生活都交給了學校。第二年清華大學圖書館就設立了專門的反右展覽。這個展覽是進入清華的學生必須參觀,必須學習的歷史教育課程,不僅是對大學生,而且包括附中乃至附小。

馮國將是一進門的百丑圖中最中心位置的人,是最大的敵人也是最陰險惡毒的妖魔鬼怪。同等級別的還有黃萬里、何成鈞等。當然在稍後一排也有我後來的化學老師王鴻奎、物理老師張三慧、數學老師呂森。但是所有這些人都無法和馮國將相比。

過了幾十年後,我沒想到在海外不斷地看到他的消息,聽到他的言論。第一個反應是,他竟然還活著,真的堪稱是大難不死。第二個反應是,他居然和譚天榮、林希翎如此不一樣。兒時看反右展覽的時候,譚天榮給我的印象是叱咤風雲、英姿颯爽、言辭才華四溢,但是八十年代中期認識他時,思想完全是一個馬克思教條主義的意識形態分子——毫無才氣可言。林希翎則言辭雖然犀利,快人快語,

2024年6月4日星期二

文化精神及其政治思想的深遠意義 ——紀念六四三十五週年

1.

根深葉茂、源遠流長——一個歷史性的事件,一個運動,其前其後的影響及發展,及其狀況,一定也是如此。

如果根深則後來會著葉滿枝翠羽蓋,如果源遠則必“源远流长灭正宗,不比瞎驴趁大队。”(妙源首座请赞·南宋·释智愚)——這對於以發生於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為符號的八九民運也肯定會如此。

所以可知:八九民運之“瞥然一過已高秋”——不過三五年,當還在受益於六四造成的世界形勢,而和平、如火如荼地走向民主之路的時候,那些把六四作為政治謀求的人卻已經“野鴨群飛勢莫留”,一定是有根與源問題。

所謂根不正、源無本,拔本塞源,結果自是無邊落木瀟瀟下,焉能不盡長江滾滾來。

《極權與當代精英》一書下載地址(附自序)

有網友詢問我的《極權與當代精英》一書情況。下面是2007年我在鮑樸先生的香港新世紀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書的PDF下載地址。在此也感謝鮑樸先生! https:// de1lib.org/book/15944709/ 16c8ac?id=15944709&secret=16c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