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星期六

七律-晚節之四

 按:閉關讀書寫作八年,五十年前舊友來訪而開門迎客。

追思八年,深感人生如寄。抗戰不過八年,卻翻天覆地。

想我八年,雖無翻天覆地,卻也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當初二〇一七年十月決定閉關,是要徹底完成此生——一九六九年反叛時目標計劃,以章記五十余年努力。此後日日告誡自己:不抓緊,稍懈怠,人生即會倏忽逝去。如今感到還是比自己想的迅速——寓形百年,而瞬息已盡……悲夫!(陶淵明•感士不遇賦)

見到老友,思及七年前辭世的王凌兄,臨風感慨,踱出八句,補全晚節四首。

老了清顔衰了身,

健哉氣韻壯哉神;

悠悠厚誼悲琴盡,

泛泛澆漓樂道貧;

寂寞天邊他國困,

追思反側異鄉親

良田晚歲何憂懼

但恐無才具是真。

註:

頷聯:

悲琴:晉張翰弔唁其友顧彥先,悲痛而奏亡友琴,以寄其悲思。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2025年6月24日星期二

七律-晚節之三

按:杜甫詩,“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及“晚節漸于詩律細”……每讀感觸良深!

余步入人生,為人處“世”,處“理”,喜從根本及原源思索所在。故對晚節之說,或從人生之階段,或於為人之節操,感思欲罷不能,感歎而賦其三。

生來好事破難題,

北去南歸自徑蹊;

省悟聰明須數理,

博聞強記越東西;

攘襟晚歲嘶風馬,

奮袂遲年踏雪泥;

問學開荒真眼界,

專心閉戶早知迷。

註:

1.徑蹊:別開蹊徑,另闢途徑,不與別人相同。

2.嘶風馬:老馬嘶風,比喻人老,但雄心未泯。

2025年6月17日星期二

七律-晚節之二

有國無家白了頭,

孤魂野客夢何投;

東山種樹懸梁夜,

北域成材逆水舟;

教養文情聲具茂,

求知學術藝同優;

一生負志高來去,

四海清歌任命由。

註:

首聯:

有國無家:多意。1.故國;2.所居住國。

頷聯:

東山:東山之志,晉謝安曾隱居東山不仕。後用以指隱居不仕之志。陸游·賀呂知府啟:雖北闕之書,至於屢上,然東山之志,寧許遽從。

種樹: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指讀書之志業。

懸梁:懸梁刺股之努力。一九六九年四月到七三年春我到東北吉林小興安嶺餘脈洮安縣插隊時,每日讀書五十頁,讀不完不得睡覺,日未出必下地,一連四年未曾間斷,刻苦努力直到返回北京工作,致使健康在七五年崩潰。

北域:歐洲。歐洲三十餘年學有所成。

頸聯:

記述一生的雙向追求。

教養文情:指中學,是教化做人,文化情懷,聲:詩賦聲韻。

求知學術:指西學,求知感知技藝之學。

尾聯:

任命由:任天由命,任命運帶領;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古之所訓,不可圬也。

 

2025.6.17

2025年6月14日星期六

七律-晚節

曾經反叛破迷津,

漫夜長途文化人;

舊日沉疴猶養志,

衰年勃起硬精神;

陳辭三代羞為伍,

領異孤身我勵新;

古恨今愁緣底事,

銘心刻骨一求真。

 註:

本詩感於杜甫詩“晚節漸于詩律細”而作。

首聯:

余一九六八年文化大革命後期開始覺悟,次年夏季讀哲學書思想產生反叛,走上哲學之路,自學之路。七二年更覺悟此生生涯——未進自然科學而入人文,命中為文字之路、文人之路。悠悠萬事,唯此為大。

破迷津:津,渡口。迷津,迷失渡口。破迷津,迷失方向後,重新識途明理。

文化人:雙義。1.文化;2.文字、文修,“內化”人的精神、氣度。

頷聯:

大約二十五歲時,由於一連五年讀書過於刻苦過力,不期然罹患肝炎,且持續五六年臥床,然未喪志,轉走捷徑,棄自學之路上了大學及研究生,終為入哲學之門修完物理研究生課程,打下此生精神思想基礎及西學知識框架。所以有五十年後,鐵樹開花。

頸聯:

一九六九年的反叛起自對認識論方法論反省及辨析,隨使我以顛覆一九四九年後的大陸知識界及其精神思想及知識框架為此生工作。這一努力帶給我的精神思想及知識氣質,使我徹底地和一切沒有在思想基礎及方法上反省思索過的大陸知識界狀況的知識人格格不入。同時我自己亦由追尋啟蒙思想,古希臘哲學知識傳統,同時轉身對中國傳統文化重新進行了思索及追隨。從而完成雙向翻新。

 

2025.6.14

2025年6月13日星期五

七律-民國

按:中文文化是文化,西來“酷圖”(culture德語發音)本圖外,百年災難起落頻,黨國宗教是禍源,蘿蔓締科二百載,西人習慣此生態。政教分離不徹底,鬧得世界災難多

因賦七律,以解民國之命何以多舛——紅綠乃近世之世俗宗教變體,意識形態化政黨,世俗教會團體也!政教分離,分離的不只是人說神話的宗教,亦包括人言黨語,新話新思維的世俗宗教。大洋國已成型,島國亦在路上。誠然也!

清時歷史漢時倫,

耶教歐來不化人;

內向親情精己律,

西邊道貌假圖神;

中華民國艱難日,

血雨腥風客亂塵;

綠禍紅災無了斷,

廝徒黨政太高頻。

 註:

首聯:
耶教:百年前稱基督教為“耶教”。
不化人:基督教化是要人信上帝,而不是要人內修精神,如何為人、愛人,如何君子自強不息。
尾聯:

廝徒:指教徒、黨徒及各類以意識形態及黨派利益為最高準則分子。

2025.6.13 德國·埃森 

2025年6月8日星期日

別裁歐亞新生代、視聽東西解文化

1.

YouTube上偶然聽到幾位年輕的歐洲演奏者的演奏,他們讓我深思。因為哪一位都比時下來自中國大陸、在西方走紅的年輕一代演奏家嚴肅、正“經”。他們臺風沉穩,琴聲厚拙,旋律乾淨,氣息沒有任何油滑,音調工整、內涵豐富。在西方固有的外向感知中,不粗糙,不沽直,滲透了內在的人的情與智。哪一位都比中國時下那幾位在西方走紅的演奏家,如郎朗、王羽佳……“有文化”!

我所說的“文化”一詞,是中文文字意義的“文化”,而不是西文“culture”意義的。

西文culture指的是培育養殖灌溉,人向外界的改造努力中文“文化”指的則是向內的人的修化,“有文化”說法自帶與人密切相連的“教養”意味。因為中國讀書人認字時,就把“文”化——內化,潛移默化地帶入進了人體,人的精神思想。認字的人或多或少地都是有“文化”——有教養的人,更不要說精通在文字氣韻上生出來的“琴棋書畫”藝術的藝術家。

然而,現在我必須要說的卻是:在文革後生成的一代人,其生下來後染上的特點卻是——“沒文化”!他們識字,卻居然一反兩千年文字歷史,不帶文化——內化。他們學習藝術更不帶精神及氣質,只是技藝及玩耍。

七律-文化別裁

按:近日聽杜普雷的埃爾加大提琴協奏曲,對比了西方演奏家的詮釋後,不意間亦對比了幾位中國演奏者的詮釋。如此,對文化、社會對人的侵蝕及雕琢印象頗深。不想昨日看到今年西貝柳斯獎小提琴競賽第一名南韓樸秀藝的錄像,臺風、氣韻,演奏內涵,竟出今日世界,令我驚異。是故短文感思外,更湊成七律別裁一闋,以示文化問題對我的觸動。

晚歲吟詩五味陳,

傷春黯夏六情醇;

格知度智真非假,

內化修文假不真;

只恐隨波迷就道,

猶能守拙結交新;

零丁疲暮別材少,

幸有天邊一二人。

 

註:

頷聯:

格知:格物致知。此處借舊稱西學自然科學為“格知”而指西學。自然科學代表的是西學中來自古希臘的求知及知識。由於其基礎涉及的是人的感知所知的實還是虛,為此可以對智力及知識做真假判斷度量。

內化:中國文化傳統的文化。文化本意是向內,向精神思想的修及反思。內化涉及的是人的氣韻。腹有詩書氣自華,假的真不了。內在的沒文化一定顯現在外在的舉止形貌上。

尾聯:

疲暮:疲暮逢君,晚年遇才。南史·卷二二·王筠傳:自謝朓諸賢零落,平生意好殆絕,不謂疲暮復逢於君。

別材:另具材質,別出才華。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

天邊一二人:天涯知音不多卻網上比鄰而存。

 

2025.6.8

 

略評意大利電影《關於約會的一切》——2025最新高分电影佳作,可能是今年最好的爱情片,票房连续登顶可谓现象级!【光影】

寫在 YouTube 《 2025 最新高分电影佳作,可能是今年最好的爱情片,票房连续登顶可谓现象级!【光影】》推介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I-1g5KFvmI&ab_channel=%E5%85%89%E5%BD%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