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八年,深感人生如寄。抗戰不過八年,卻翻天覆地。
想我八年,雖無翻天覆地,卻也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當初二〇一七年十月決定閉關,是要徹底完成此生——一九六九年反叛時目標計劃,以章記五十余年努力。此後日日告誡自己:不抓緊,稍懈怠,人生即會倏忽逝去。如今感到還是比自己想的迅速——寓形百年,而瞬息已盡……悲夫!(陶淵明•感士不遇賦)
見到老友,思及七年前辭世的王凌兄,臨風感慨,踱出八句,補全晚節四首。
老了清顔衰了身,
健哉氣韻壯哉神;
悠悠厚誼悲琴盡,
泛泛澆漓樂道貧;
寂寞天邊他國困,
追思反側異鄉親;
良田晚歲何憂懼,
但恐無才具是真。
註:
頷聯:
悲琴:晉張翰弔唁其友顧彥先,悲痛而奏亡友琴,以寄其悲思。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