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7日星期二

七律•辭舊迎新黑兔年

按:2023年及癸卯年即臨。癸卯年為兔年,癸屬“水”,代表黑色,表示冬天,也稱為“水兔年”、或“黑兔年”、亦或“冬水黑兔年”。對於2023年還有“黑兔夜走青龍月,欲去不盡不敢說”的說法。究竟這些意味著什麼,亦有天機不可說之說。雖然如此,但每個人都知道,疫情與戰爭及世界局勢已經使得這個世界成為一個惶恐的世界,而三年後甚至還有赤馬紅羊劫之稱的凶年——2026年,這個凶年據說是60年一次,兩千多年來從不爽約!單只前一次的1966年就足夠令人談虎色變了,為此,辭舊迎新賦得七律一首。

版本一【大陸版】
悵望家園枉斷腸,
寒塵換劫又新章;
三羊交泰羊偏宕,
放黨迎春黨太陽;
搗藥蟾宮玄缺重,
飛天玉兔救災忙;
平安暫報陰司好,
赤馬紅羊恐更惶。

版本二【初版】

悵望家園枉斷腸,
寒塵換劫又新章;
三陽交泰陽成黨,
一黨專權黨作陽;
搗藥蟾宮玄缺重,
飛天玉兔救災忙;
平安暫報陰司好,
赤馬紅羊恐更惶。

註:

1.換劫:值遇凶災之年。唐·殷堯藩〈李節度平虜〉詩:太平從此銷兵甲,記取紅羊換劫年。

2. 三陽交泰:《易》十月為坤卦,純陰之象。十一月為複卦,一陽生於下;十二月為臨卦,二陽生於下;正月為泰卦,三陽生於下;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有吉亨之象。故舊時以“三陽開泰”或“三陽交泰”為歲首稱頌之語。

“羊”和“陽”同音,羊在中國又被當成靈獸和吉祥物。很多“吉祥”的銘文都寫成“吉羊”。《說文解字》說:“羊,祥也。”故取吉祥之意“三陽開泰”也做“三羊開泰”。本詩中之“陽”字,均可換做“羊”,讀來另一番感觸。

3.放黨:萌典-結黨非為。
4.太陽:A.取新冠陽性之陽。B.炕陽:枯涸。比喻對於臣下百姓毫無恩澤。《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君炕陽而暴虐,臣畏刑而柑口。張皇自大。《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比年晉使荀吳、齊使慶封來聘,是夏邾子來朝。襄有炕陽自大之應。
5.赤馬紅羊劫:古人以為丙午、丁未是國家發生災禍的年份。由於天干“丙”“丁”和地支“午”“未”在陰陽五行裡都屬火,為紅色,而“午”“未”這個地支在生肖上是馬和羊,每六十年出現一次的“丙午丁未之厄”,後便被稱為“赤馬紅羊劫”。

南宋時,任太學上舍的柴望呈《丙丁高抬貴手》于理宗,請朝廷注意每逢丙午、丁未之年,社稷必有禍患,曆舉戰國到五代之間的變亂,發生在丙午、丁未年的有二十一次之多。唐殷堯藩《李節度平虜詩》“太平從此銷兵甲,記取紅羊換劫年”。

宋人最慘痛的記憶“靖康之恥”,就發生在丙午年(1126年)。據柴望統計,自秦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西元前255年),至五代漢天福十二年丁未(西元947年),共經歷二十一次丙午、丁未之年,均發生了動亂或天災。

此外,近代的太平天國起義,雖然並未發生在這兩個年份,但由於洪秀全與楊秀清的姓氏(洪、楊),亦被附會為“紅羊劫”。“文革”發動之年(1966年)正值夏曆丙午,也被認為是“紅羊劫”;楊絳記述文革有《丙午丁未紀事》之題。而清龔自珍《百字令·投袁大琴南》詞:“無奈蒼狗看雲,紅羊數劫,惘惘休提起。”張昭漢《隱居》詩:“怡情那管紅羊劫,高臥閑聽玄鶴喧。”,都有提及。(以上解釋摘編自網路)

 

2022.12.30

2022年12月18日星期日

七律-至來賀歲

按:冬至即至,夜吟杜公《小至》句——“冬至陽生春又來”,忽感如今聞“陽”即色變,被“陰”則過望,聯想年來武漢新冠、俄烏戰爭,災異不絕、天下紛亂,遂不知歲末辭舊迎新,吉凶、黑白是否亦是錯置?因賦八句。

天時人事逆鄉行,

至後陽生讖語成;

眼裡硝煙催命鬼,

身邊疫瘴虎符兵;

同緣列馬災殊異,

各冠東西禍恣橫;

歲末如今陰作賀,

中州昉此遠清平。

註:

1.首聯:

語襲杜甫《小至》: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讖語:預示吉凶征兆之言。

2.頷聯:

催命鬼:陰曹地府中催人死亡的鬼。亦指庸醫或惡兵等。

虎符金牌:皇帝賜予寵信之臣或功臣,可行使最高權力的虎頭形金牌。

3.頸聯:

列馬:列寧和馬克思。取諧音“劣馬”。

各冠:亦借新冠之冠,斥把戰爭和病毒肆無忌憚地灑向人間之惡行。

2022.12.19


2022年12月16日星期五

五四後中文界的文化思想迷失在什麼地方?——對“洪謙先生的學術及傳承”一文的補充說明

1.

有網友問我在“洪謙先生的學術及傳承”一文中屢次提到的的基督教指的是什麼,包括天主教嗎?

對此我回答說:如維基詞條解釋:

因历史缘故,汉语所称的“基督教”常专指基督新教,基督教整体则另以“基督宗教”或“基督信仰”称之,本文所指的是“基督宗教”。

我的指謂在這點上正是和維基的詞條一樣,指的是“基督宗教”。

而對於基督宗教及文化,我則是遵從Voegelin及前德國巴伐利亞文化部長及極權主義研究專家Maier的指謂:其宗教政治性追溯到三千年前古埃及,文化思想涉及的是由亞伯拉罕衍生的三個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共性”!

 

2.

我是研究經驗主義及啟蒙哲學及其思想史出身,因此就這一文化思想之傳統的認識論方法論基礎,我專注的是“二元論”。

二元論是西方文化思想,包括古希臘文化傳統的基礎。

在我看,狹義地說,對於歐洲文化思想史來說,古希臘文化思想傳統和來自沙漠的西方宗教文化傳統是兩種不同的傾向,是兩回事;但廣義地說,這兩種傳統有共同的思想方式基礎,其思想方式的基礎就是“二元論”,其顯現的不同則是一體不同傾向的反映。

 

3.

有友人問我二元論的西文是什麼,它是Dualism

對於這個單詞,我覺得德語詞典對此的解釋很簡練準確。認為它指的是:在有關哲學、宗教、社會或藝術的理論、教義、學說或解釋世界的體系中,它是從兩個不同的、互相獨立的基本要素,例如兩個實體、原理、能力、外觀、物質或觀察和認知的方式出發展開的。 這兩種元素存在著張力關係以及甚至會到達不可調和地步的相互對立。

 

2022年12月14日星期三

談為什麼要說還學文是洪謙先生唯一傳人——洪謙先生的學術及傳承(下)

7.

在這篇以介紹洪先生的學術思想為中心的文章中,我之所以同時強調還學文是洪謙先生生前唯一承認的一位學生及傳人,也是為了強調洪先生的學術思想及其特點,他在近代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第三則是什麼樣、什麼性質的學生才能夠稱為傳人,以及進一步強調科學思想和意識形態化的思想及文化不是一回事,不可同日而語,從而對抗各種各樣荒腔走板地對於洪先生的回憶和議論。

關於如此直接地承認自己的學生,且是傳人,百年來的中國學界幾乎很少有如洪先生這樣如此明確地表述過。

對於直認還學文是他“唯一”承認的學生及傳人,洪先生不僅公開和私下有過口頭認可,甚至還有明確的書面說明。

洪先生在公開場合並不迴避他對於還學文作為他唯一一位學生及傳人的肯定,對此我已經在“洪謙先生為什麼沒有在國內招博士生”一文中做了記述。關於洪先生對此肯定性的書面記敘,我現在摘錄洪先生親筆給還學文的幾封信的內容。這些信的原件保存在還學文處,由於是德文信件,她已經把它們翻譯成中文,供以後的研究者使用。我必須要說,這四十四封洪先生的信,由於是私人信件,且洪先生從來謹慎、惜墨如金,因此可以說是百年來中國思想史中最寶貴的資料。

關於還學文女士,簡介如下。她是我妻子。一九六四年考入北京第一女子中學初中,六九年到山西大同插隊。我們於一九七二年冬天在友人家中認識,很快確立了戀愛關係,夏天我和她到大同,然後我自己先行經五台山到太谷,再等她會和一同去了太行山、呂梁山以及華山和西安。七四年她轉回北京後分配在東華門縫紉廠工作。從我們相識開始,她就和我一起學習哲學,同樣非常喜愛羅素。由於認識羅素《西方哲學史》下卷的翻譯家馬元德先生,他說,羅素的英文是最漂亮、最好的英文,為此七六年後我們一起一邊學英文一邊學哲學,逐字逐句地對照中英文閱讀了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上下卷。這使得我們對羅素及其哲學有了更扎實的認識。

2022年12月10日星期六

洪謙先生的學術及傳承(上) ——紀念洪謙先生辭世三十週年

今年是洪謙先生辭世三十週年,三十年來洪謙先生的學術成就,思想工作一如既往地被中文世界忽視。由於他的學問、思想純粹、精煉,甚至也一如既往地不被理解,乃至被誤解。而這個忽視及誤解,涉及了學術及文化的根本問題。為此,在悼念洪謙先生駕鶴西去三十週年的時候,筆者重新梳理了洪謙先生的學術思想及貢獻,希望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這位學術巨人在當代中國思想史上的意義!

本文針對洪謙先生辭世後所遭遇的近乎荒誕的回憶及評價,首先談了洪先生在哲學及中國當代思想史上的地位。

其次,概述了他的學術特點——反形而上學導致的拒斥意識形態。

第三,總結了百年來中文思想文化史中獨屬於洪謙先生,余者只能望其項背的兩個學術貢獻:

1.中文世界對維也納學派的準確介紹及討論,

2.對於馮友蘭等的學術的拒斥及辨析。

最後,從洪先生所留下的極為珍貴的文獻——信件中揭示,為什麼說還學文是洪謙先生唯一的學術傳人,并進一步揭示洪先生在二十世紀的中文世界的社會境遇、文化心境及思想氣質,以使後來的人能更深地理解五四後百年來的中文世界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況。

2022年12月9日星期五

七律——至前漫成

按:入冬中歐,夜長晝短,不覺人生,又是一年。離鄉背井,在此進入老年,五味雜陳,想到冬至很快將至,遂成八句,以伴長夜。 

時增夜夜朝朝短,

倏發年年往昔長;

舉目東南天際遠,

迴腸素舊膽肝荒;

孤燈挑盡侵衰境,

雙鬢猶青就激昂;

愜意秋冬還轉日,

春江至後又新裝。

注:

1.迴腸:取迴腸寸斷,極端痛苦哀傷。素舊:昔日曾互相交往者。

2.孤燈挑盡:比喻長夜漫漫,難以成眠。衰境:老境。

3.雙鬢猶青:吾早生華髮,到如今卻雙鬢猶青,也是一奇。

4.附詩成留影。

 

2022.12.9 德國·埃森

2022年12月7日星期三

文化與人的感知:初聽塔巴科夫(Tabakov)的馬勒

1.

馬勒曾說:“音樂中最精妙的部分永遠不可能在音符中找到。”

對於活著時候的孤獨及冷遇,他說:“我的音樂是屬於未來時代的”,“我的時代終將來臨”。

聆聽馬勒音樂,讓我對此深有體會。馬勒的音樂涉及的不是音符,而是生活於社會中的人,以及最根本的“生”之理解的深感、深思。他對生命的感知及對時代和社會及人的生存的疑問及探究,涉及的是超越禁錮,以及自我設置的麻痺限制。這一切都是只見眼前得失的人所看不到的。當然,也更不是那些封閉的觀念主義者,意識形態化思維及感覺的人所能夠體會到的。所以馬勒的音樂不僅有現在——有血有肉的感覺及動蕩,而且有未來,它能穿越歷史及社會,以及一般人的智力的霧霾,永遠作為人們感知生活及生命的一個具體的淵源。

由於馬勒音樂記述的是對於生命、自然,對於人生的感覺,因而就感覺來說,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解特色,而這就使得在聆聽馬勒音樂時,每個不同的人的感知的演繹,都是你,作為只會活一次的人盡力拓寬自己、豐富自己的助力和源泉。而這就是馬勒音樂,在西方音樂史中的最獨特的地方,他為每個演奏者、指揮家、樂團提供了最大的詮釋展開人對於生活的感觸可能。這一點同時也帶來,無論誰演奏馬勒的音樂,幾乎都沒有可能掩飾自己,沒有可能濫竽充數、模棱兩可地滑過去。所以馬勒音樂於我,竟然是聽的次數越多,版本越多,越是增加了對於未知的版本的好奇心、探知欲,擁有欲——那些未知的版本究竟擁有哪些我所沒有的,所不知道的,所缺乏的“音”素,內容?哪些慾望及渴望?又有哪些生活的情趣、衝動、彷徨動蕩?

《極權與當代精英》一書下載地址(附自序)

有網友詢問我的《極權與當代精英》一書情況。下面是2007年我在鮑樸先生的香港新世紀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書的PDF下載地址。在此也感謝鮑樸先生! https:// de1lib.org/book/15944709/ 16c8ac?id=15944709&secret=16c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