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之所以寫下這篇文字是因為我真的沒有想到,時過半個多世紀,我們中文界看待共產黨問題竟然與西方一般學界,一般社會看共產黨的視角及框架如此不同,竟然操著可謂爪哇國的語言來談,讓我驚異。不得不暫時回到這個我以為早就談過了的題目,也就是從關注西方政治社會帶來的根本性的文化及思想問題,不僅是回到一般性的共產黨問題,而是回到更為特殊的中國共產黨問題。
對此,為了更為清晰簡單,我化繁為簡,用個很直觀的素描來類比描述歐洲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的關係,以及中國共產黨兩代所謂“學人”特點。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加容易理解及把握中國大陸時下的所謂知識界,所謂學人的性質;理解他們看問題的方式及內容;以及他們為什麼與西方學界在看他們的共產黨前輩,看西方文化思想及社會,會如此不同。
這個素描使用的類比框架就是:立體性、平面性及線性。它們在思想史上的對應術語,我使用的則是二元性、一元化及教條類。在文化社會學上對應的是,宗教性,教會式及教產物。
在我看,中國共產黨創立於上世紀初期,是按照idea,即所謂想法、觀念及其建立的思想學說,觀念學說構成的圖像建立的黨,它不折不扣地可謂“圖像黨”。下代人則是這個“圖像黨”根據自己需要生出的副產品——“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