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0日星期四

年初二談毛澤東詩詞、文化及做人氣韻

1.

大年初二,上網碰到把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作為中國文化,作為新春之氣,介紹給佳節中的中文民眾。

說它敗壞佳節氣氛——在這代人中已經只有很少的人會懂得我在說什麼;說毛澤東的詩詞在中國傳統文學詩詞中是另類,是反射在另外一個哈哈鏡中的中文詩詞,更是讓大部分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是,這卻是我在讀書到了相當程度,修養到了一定火候時,對此漸漸有了且越來越深入骨髓的體會。

同在大年初二,晨起開卷,我正在記誦兩首杜甫律詩——同題為“夜”的五律和七律:

          杜甫•夜

絕岸風威動,寒房燭影微。嶺猿霜外宿,江鳥夜深飛。

獨坐親雄劍,哀歌嘆短衣。烟塵繞閶闔,白首壯心違。

2025年1月28日星期二

恭賀新春

 


年夜聽克魯伊藤斯指揮之貝多芬第九第三樂章

1.

 

今天年夜,我決定,就以反復聽克魯伊藤斯(Cluytens)這個貝多芬第九第三樂章渡過今夜。

 

在我看來,這個貝多芬第九第三樂章——所有的人生體會,生命韻律都在此中,亦如年夜美食,佳餚盛饌,一年之努力、追求盡收於內……反復咀嚼,上下追索,取之不盡、享之不竭……回味無窮矣!

 

貝多芬,尤其是在華人世界的介紹,現在我感到,以傅雷為例,太喧囂、太表面化了。

貝多芬不是一個口號,也不只是生命的進軍號,相反他作為音樂撲向你,帶給你的是讓你不知在何方何處的茫茫大海。

2025年1月22日星期三

七律-家節遠望

春回萬里望他鄉,

塞外孤形伴夕陽;

遠眺家山倫理樂,

身臨異俗禍災茫;

來龍去脈蛇不走,

臘鼓頻催鬼仿徨;

四海胡風迷客路,

攻書我亦獨清狂。

 註:

1.倫理樂:A.人倫道德的常理。禮記·樂記: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淮南子·要略:經古今之道,治倫理之序。B.事物的條理。朱子語類·卷一一·讀書法下:讀史當觀大倫理、大機會、大治亂得失。

2.來龍去脈:事情前因後果。人之來去蹤跡。

3.不走:不變;不走旁門。

4.臘鼓:臘日——臘八或臘前一日擊鼓驅鬼疫,亦泛指歲末或春來的信息。

5.尾聯:二百年來人類知識、技術及文明進步自西而來,但是史無前例的人類互相屠殺的災難也是自西而來,且時下依然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吾之功書,繼陳寅恪先生之學卻從西學之術,於中文界力抗百年,獨闢蹊徑。

6.功書我亦獨清狂:取自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晚節漸於詩律細,誰家數去酒杯寬。惟吾最愛清狂客,百遍相看意未闌。

 

2025.1.22



2025年1月13日星期一

五律-臘月述志

文心去路長,

劍膽此生狂;

少小下東北,

經年落異鄉;

回眸穿馬月,

展卷復蓁荒;

宿志更弦早,

開弓雙臂強。

 

頷聯:

下東北:中學畢業東北吉林洮安農村插隊

頸聯:

馬月:A.驢年馬月,指茫茫無期、荒誕虛無之歲月;B.馬列主義歲月。

蓁荒:荒蕪雜亂之地。

尾聯:

更弦:易轍更弦,改變舊有行為曲調,另闢新路。

雙臂:東、西學問修養。

 

2025.1.13 

2025年1月11日星期六

五律-歲末文成感母親梁春芳大人教育之恩

按:母親今年一百一十歲冥壽。少時老友史保嘉戲言,都是你媽教壞了你。

此言所指我的負才任氣,不趣世祿之門。但是於我,落落出塵,反叛五十五年,一路從最基本招式學起,九層之台起於壘土,終至於今拍手大笑出門去,肆意文壇、縱橫馳騁,都是母親教誨養育之恩,點點滴滴,生根發芽。

母親寒門白屋,小學文化,所教所育者,人也、氣也、學風家風也!沒有母親教育,此生隨波逐流,弄潮乘勢,一定淪落為大洋國思維方式、文化氣質中的泥塘生物。


年高四海茫,

歲斷九迴腸,

母教憐風遠,

心折痛自強;

聰明嘉勵翼,

悟性勉飛揚;

家傳倫常厚,

安身祖訓長。

 

註:

1.我母教育見吾二〇一五年文:《吾祖仲由——懷念母親梁春芳大人》。鏈接如下:

https://zhongweiguang.blogspot.com/2015/10/blog-post_5.html

2.四海:A.天下各處,B. 稱人的性情豪爽慷慨。

3.勵翼:盡力輔助。

3.倫常:與人相處的常道。


2025.1.11

2025年1月5日星期日

七律-新年章成有感

按:踩著新年鐘聲完成“奧威爾的《評註民族主義》與古典哲學及現代學術問題”一文。這是我自一九六九年步入人生,走向反叛之路,專心研究極權主義社會的文化思想問題,五十五年心血所結。章成心聲所致乃賦七律一首。

 

龍蛇玉振剪鎔裁,

遲到鷹揚翼氣開;

亂學曲談何易去,

佳音望見倍常來;

平生抱負達江海,

歷遍窮通破路埃;

樂命服勤神有感,

從容笑傲遠途哀。

 

註:

1.龍蛇:易經·繫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以為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

2.玉振金聲:文選·潘岳·夏侯常侍誄:飛辯摛藻,華繁玉振;唐·楊烱·從弟去溢墓誌銘:至如白雪回光,清風度曲,崔亭伯真龍之氣,揚子雲吐鳳之才,莫不玉振金聲,筆有餘力,遠心天授,高興生知,盡江海之良圖,得煙霞之秘算。

3.鷹揚:威武奮揚如鷹。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昔仲宣獨步於漢南,孔璋鷹揚於河朔;元·楊載·塞上曲:中情無留滯,千載能鷹揚。

4.望見:多意——看見,遠見,盼見

5.窮通:窮困與顯達。魏書·卷三五·崔浩傳:其砥直任時,不為窮通改節。也作窮達。

王安石•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一為釣叟一耕傭。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  湯武偶相逢,風虎雲龍。興王只在談笑中。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

6.服勤:陶淵明·詠三良: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

 

2025.1.5


2025年1月4日星期六

觀念論•觀念主義•觀念主義學說-意識形態與近代學術研究-下部

——奧威爾的《評註民族主義》與古典哲學及現代學術問題

 

.作為“宗教及經院學術”結果的“觀念主義”及“觀念主義學說思想-意識形態”

 

1.黑格爾的觀念主義的辨析

 

現在,在了解了中世紀的宗教及經院宗教性的學術及思想之後,我們具體討論它對後世,尤其是當代的直接影響,它和觀念主義及觀念主義學說系統-意識形態的關係。

這個影響,對於前者,觀念主義,屬於哲學領域,以黑格爾為代表。對於後者,意識形態,屬於世俗化的宗教文化思想領域,以馬克思為代表。

圍繞思想史、哲學史,德國在康德之後在大學和知識界的討論,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黑格爾的思想及知識氣質與馬克思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黑格爾是在大學中,在學術及哲學領域里——討論觀念問題的傳統中,全面受到“經院宗教性的學術”影響。然而儘管如此,他研究及繼續的方向及範圍,依然是在哲學領域中,討論的仍然是觀念問題,雖然用馬克思的話說,他可謂是古典哲學——古希臘哲學研究的終結者。

但是,圍繞奧威爾在《評註民族主義》中所討論的觀念問題以及十九世紀以來的文化及政治史,我們則可以看到,與黑格爾的知識態度相對,馬克思的研究及其一生談的問題都不是“哲學”,準確說是指導規定人的行動的學說問題,是意識形態。他討論的不是觀念,而是如何建立,以及建立什麼樣的內容的觀念主義學說思想系統。他從事的是佈道、宣傳、煽動,行動;是“改造世界”——一種從“造說”,傳道,到顛覆性宗教征伐——一系列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及策略的世俗性的宗教活動。對此,馬克思及其思想不僅有他的世俗性的教會、教團,也有他自己對於國家社會機構及機制設想及實施。

 

2025年1月3日星期五

《觀念論•觀念主義•觀念主義學說-意識形態與近代學術研究》-上部

——奧威爾的《評註民族主義》與古典哲學及現代學術問題


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將采庶官之實錄,辨時俗之得失,定仁義之衷,成一家之言。雖未能藏之於名山,將以傳之於同好。非要之皓首,豈今日之論乎?其言之不慚,恃惠子之知我也。

——曹植《與楊德祖書》

 

概述:

奧威爾的《評註民族主義》討論的“民族主義式的”的語言方式及思維方式問題,談的是政治及社會問題,歷史性的問題,但是涉及的是文化思想史中的觀念主義與意識形態問題。

而這讓我們看到:奧威爾的思想及思維方式,與他批評的思維方式,在西方哲學史、文化思想史上代表了兩種思想傾向,兩類思維方式。

前者是建立在古希臘哲學基礎上,文藝復興及啟蒙運動推崇的來自古希臘的古典哲學傾向,它貫穿了西方哲學史;後者則是完善於高度政教合一的中世紀宗教社會的宗教及其宗教化的經院學術中,如今存在於世俗社會中奧威爾談到的各個領域內。

本文從哲學史、思想史的角度解析了奧威爾《評註民族主義》及其後的傳世名著《一九八四》中談到的語言及思維方式問題以及文化問題的“認識論方法論問題”,它們與近代學術研究以及與宗教性的經院學術——觀念主義與意識形態的關係。這一問題與五四後尤其是一九四九年後的中國大陸的精神、思想及學術,“形神”、“氣脈”息息相關!

 

2025年1月2日星期四

觀念論•觀念主義•觀念主義學說-意識形態與與近代學術研究——奧威爾的《評註民族主義》與古典哲學及現代學術問題【上部】【下部】

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將采庶官之實錄,辨時俗之得失,定仁義之衷,成一家之言。雖未能藏之於名山,將以傳之於同好。非要之皓首,豈今日之論乎?其言之不慚,恃惠子之知我也。

——曹植《與楊德祖書》

 

概述:

奧威爾的《評註民族主義》討論的“民族主義式的”的語言方式及思維方式問題,談的是政治及社會問題,歷史性的問題,但是涉及的是文化思想史中的觀念主義與意識形態問題。

而這讓我們看到:奧威爾的思想及思維方式,與他批評的思維方式,在西方哲學史、文化思想史上代表了兩種思想傾向,兩類思維方式。

前者是建立在古希臘哲學基礎上,文藝復興及啟蒙運動推崇的來自古希臘的古典哲學傾向,它貫穿了西方哲學史;後者則是完善於高度政教合一的中世紀宗教社會的宗教及其宗教化的經院學術中,如今存在於世俗社會中奧威爾談到的各個領域內。

本文從哲學史、思想史的角度解析了奧威爾《評註民族主義》及其後的傳世名著《一九八四》中談到的語言及思維方式問題以及文化問題的“認識論方法論問題”,它們與近代學術研究以及與宗教性的經院學術——觀念主義與意識形態的關係。這一問題與五四後尤其是一九四九年後的中國大陸的精神、思想及學術,“形神”、“氣脈”息息相關!

 

七律-春寒述懷

炎涼俯仰賦春篇 , 料峭詩文尤凜然 ; 少小離鄉人背井, 青陽久客老衰賢; 八荒四海神飛耳, 九日三生我射天; 壘塊新成雷宇裂, 崢嶸舊結趵城泉。   註: 首聯: 炎涼 :世態炎涼,翻覆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