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威爾的《評註民族主義》與古典哲學及現代學術問題
四.作為“宗教及經院學術”結果的“觀念主義”及“觀念主義學說思想-意識形態”
1.黑格爾的觀念主義的辨析
現在,在了解了中世紀的宗教及經院宗教性的學術及思想之後,我們具體討論它對後世,尤其是當代的直接影響,它和觀念主義及觀念主義學說系統-意識形態的關係。
這個影響,對於前者,觀念主義,屬於哲學領域,以黑格爾為代表。對於後者,意識形態,屬於世俗化的宗教文化思想領域,以馬克思為代表。
圍繞思想史、哲學史,德國在康德之後在大學和知識界的討論,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黑格爾的思想及知識氣質與馬克思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黑格爾是在大學中,在學術及哲學領域里——討論觀念問題的傳統中,全面受到“經院宗教性的學術”影響。然而儘管如此,他研究及繼續的方向及範圍,依然是在哲學領域中,討論的仍然是觀念問題,雖然用馬克思的話說,他可謂是古典哲學——古希臘哲學研究的終結者。
但是,圍繞奧威爾在《評註民族主義》中所討論的觀念問題以及十九世紀以來的文化及政治史,我們則可以看到,與黑格爾的知識態度相對,馬克思的研究及其一生談的問題都不是“哲學”,準確說是指導規定人的行動的學說問題,是意識形態。他討論的不是觀念,而是如何建立,以及建立什麼樣的內容的觀念主義學說思想系統。他從事的是佈道、宣傳、煽動,行動;是“改造世界”——一種從“造說”,傳道,到顛覆性宗教征伐——一系列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及策略的世俗性的宗教活動。對此,馬克思及其思想不僅有他的世俗性的教會、教團,也有他自己對於國家社會機構及機制設想及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