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6日星期五

七律——傷時補詩外一首


按:傷斷橈骨已近月半,骨愈拆除石膏條,但依然腫脹。老來方知骨折真正的細節過程,所謂傷筋動骨一百天。不覺想到陸游“身世已如風六鷁,文章仍似閏黃楊”,乃述傷時補詩外一首。

斷腕書生六九年,

傷身運動五週前;

危時放手橈端裂,

亂世收心地角偏;

領逸清風三夏幸,

追遊氣韻四方緣;

飄搖逐字歸途渺,

轉愈為安有故然。

 註:

1.斷腕書生:步入人生而決心此生從事思想研究——釐清當代中國思想問題系一九六九年事,故取壯士斷腕,早知此生命途,早有未來取捨。

2.危時:雙義,運動時及歷史時期。放手:放手一搏做最大努力。橈端裂:橈骨骨折。

3.三夏幸:今年德國三夏溫度多在20度左右,所以三十釐米石膏緊束月半,皮肉竟然沒受很大痛苦。由於不能打字,手也無法持書,所以竟閒散月半,不幸中萬幸。

4.四方緣:雙義,A.乒乓球桌,余自幼沉陷體育,中年後更是深得其益。B.志在四方。

5.有故然:斷腕一生走來五十五年,步步艱辛卻是一步一個腳印,可知命運垂憐有加。吾生來乖巧有加,但是早早反叛出了社會,破了早運,不想文思老運遲來,堪稱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故誠惶誠恐不敢怠惰傲慢

 

2024.7.2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五律-感懷思想遭遇之二

按:這個題目的五律,之所以寫第二首,是因為網搜發現,這類所謂“學術教授”與共產黨高級黨干于光遠們,與真理部、馬列及自然辯證法界之所謂知識人,實質上卻是黨工、意識形態分子的唱和,污染了知識界。它不僅在傳統的文人倫理上看,而且在當代學術界、知識領域乃至媒體的價值底線上看,都犯了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