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2日星期三

在一個讓人感到恥辱的時代 ——梅蘭芳藝術雜感

在一個讓人感到恥辱的時代
——梅蘭芳藝術雜感

1.
梅派青衣,梅蘭芳先生,堪稱是傳統京劇、或者說中國近代藝術的一本經典性的辭典。
要理解青衣、旦角藝術,尤其是旦角藝術的乾旦本質性的特質,要欣賞把握乾旦——旦角藝術、青衣藝術,以及傳統京劇的藝術性、美,就必須認識及閱讀梅蘭芳。亦如唐詩的理解及欣賞離不開李白杜甫。而這就是一個藝術家的高度。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其實絕不是數百年,而是一種永恆,永遠的美及藝術——有人,就會有這些藝術及其美的存在。
就這個角度,人們應該驚異,京劇藝術——真的形成為如今的京劇不過百年,可竟然就如此迅速地登峰造極,這不僅是中國人——人中人才的的創造力,而且是文化底蘊的功力。因為歷先秦兩漢南北朝,集唐詩宋詞元曲之展開,才會有如此優渥的文化土壤。
人們當然也就更應該驚異,如今,一旦不能有,幾十年間,一個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竟然會如此迅速地連人帶劇不堪入目!一旦不能有,竟然人非人,劇非劇,荒腔走板,粗鄙無遺!對比,非當代生不出有才能的人,而只能夠說,當代人不知好歹、不知恥!氣氛、環境、社會毀了人及人才!
當代——一個黑暗、扭曲、變態,粗俗、粗鄙到讓正常人感到羞恥的時代!

故此,梅派、京劇,越是美,越是精湛,越是極致,則疑問越多,何以致梅氏之美?何以致如今之毀?這樣一個裂變性的問題,牽扯到二百年來的很多根本性問題,而這就導出另外一個問題,它讓人看到,梅蘭芳先生及其藝術的促成者、協作者、研究者齊如山先生的巨大貢獻!
要真的讀懂京劇藝術,讀懂如何理解東西衝突中的中國文化,齊如山先生是另外一座高山奇峰。
欣賞梅派,理解梅派,理解京劇藝術,必須讀齊如山!不讀齊如山,沒有經過齊如山的對京劇的理解,對京劇的評論,涉及的一定只是皮毛!

2.

有友人說梅蘭芳先生的兒子,梅葆玖的演唱功力不輸梅蘭芳先生。在經歷了三十年的共產黨社會的文化侵蝕後,準確說就是在西方中心論基礎上席捲而來的西化潮流中的“羅馬化”運動、瓦格納傾向的腐蝕污染後,梅葆玖血液中的京劇遺傳幾可說是沒受任何影響,讓人不得不稱奇!

這樣的人在他那一代人中當然還是有幾人,如孫岳先生。但是更多的是,包括譚元壽、馬長禮在內還是留下了很多痕跡。而張學津這代人,說他們京劇的DNA已經開始改變絕不為過。地道的京劇已經隨風而去。

梅葆玖貨真價實地得到真傳,那是先天遺傳和後天的耳濡目染,那是雙重的——構成及滲透到血液中去的“身神”能力!當然和梅蘭芳大師比還不是一個等級的。

好的藝術家,一舉手、一投足的味道都非常獨到,那不是能夠學來的。

玖爺是人間極品,但說破天也只是個亂真的贗品!他的天才在於“亂真”!可那竟然又是梅蘭芳先生的創作!梅先生不僅創造了京劇、梅派,也創造、釀就了梅葆玖!

梅蘭芳先生的這個藝術特質,我在新艷秋身上也看到,至今無出其右。她在台上一舉手、一投足,一個微小的站位設計,都讓你感到是匠心獨運,不是隨便而來,乃至拍案叫絕!

這樣的人我還看到一個,臺灣的劉世勤,她不是靠名望,而是靠才能震動我的,因為她的演出錄像不多。可從那為數不多的,且質量有些糟糕的音像中,你能感到,那是個骨子里滲透著美感的女子,憑著天生的能力,讓你感到,她對舞台時空的感覺,出類拔萃,所具聲音及形體的表現能力,獨具神韻,可惜生錯了時代,且又是進入了京劇,生來註定了痛苦。而這就回到我本文題目所說的——這是一個讓人,讓有才能的人感到恥辱的時代!

一個有才能的人,生在這樣的一個時代,一定會倍感孤獨、痛苦,乃至恥辱!

所以即如這位友人熟悉的茨威格,在二次大戰中,雖然已經逃離歐洲、生活在巴西,卻選擇了自殺!那不僅是對戰爭,而是像王國維一樣地對時代,對文化及人生,對“人”這種動物的絕望!

而這也讓我看到,能在這樣一個時代,心安理得地生活,且沾沾自喜、樂此不疲地沽名釣譽的人,一定不是一個有感知力,有才能的人!

 

2021.5.14匆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極權與當代精英》一書下載地址(附自序)

有網友詢問我的《極權與當代精英》一書情況。下面是2007年我在鮑樸先生的香港新世紀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書的PDF下載地址。在此也感謝鮑樸先生! https:// de1lib.org/book/15944709/ 16c8ac?id=15944709&secret=16c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