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1日星期一

評老雷談中國女人

這題目最吸引人,因為涉及最根本的三慾,性慾食慾和求知慾。

每個人都會有的性慾。但是由於性問題涉及根本,卻又似乎離精神和知識的享受最遠,所以真的講起來達到精彩,即升華到乾淨——性而不淫,色而不亂,亂而不髒,讓高低粗細、不同領域的人愛聽,且都聽了後是享受,而非疙疙瘩瘩,非常不容易。

曹雪芹的紅樓夢處理得可謂是恰到好處!然而,千古中國也只此一部書而已。大部分書籍及交流形式和語言,有雅的無俗,有俗的欠雅……大俗見大雅罕見,並且是很難的事。應該說,老雷處理得相當好,內中有雅,但是卻還是雅興不足,沒有達到精彩之至,火光閃爍,讓人叫絕的地步。

性問題,讓人談得很多也很爛,很少有好的。這是測量一個人才氣的試金石,一定要談得讓人覺得星光燦爛、天雷地火,但是卻沒有絲毫濁氣,甚至讓那些濁人,薛璠之輩聽了都會目瞪口呆,暗自思忖,性竟然是如此美好,這事涉及的竟然是如此美好的故事,讓他們在以後行房的時候也變得謹慎小心,開始懷疑自己有沒有理解,且傷害了這個美好的事物和對象。

2020年9月12日星期六

曬“黑格爾昏話照片”隨感二則


在網路上看到“黑格爾”的這段昏話,未標出處,所以附圖文如下:

黑格尔在致好友谢林的一封公开信中写道:“我怀着如饥似渴的心情阅读《论语》,结果令我大失所望。作为中国国教的儒家,本质上是缺乏思辨充满虚伪道德的皇帝宗教和士大夫宗教。它并不属于哲学范畴:不具备严谨逻辑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熏习儒家经典的中国不会产生智者,只会盛产伪君子。”

 1.

這段話太典型了,百年來在中文世界影響極為惡劣。它既具有二百年前發生的,在歐洲作為啟蒙運動,歐洲走向了政教分離的近代化社會的反動的羅馬化運動(Romantik)的基本思想特色,也集中體現了五四後百年來異化了的華人社會的特點。其語言甚至讓人感到是根本就是馬列主義教科書思想的代表性的說法。由於我深知大陸的那套馬列語言就是來自羅馬化運動,所以不敢貿然斷定它是偽託之作。儘管如此,在週末我還是不揣冒昧,把它轉載在自己臉書、博客,加以評論。

對於所謂黑格爾的這段話,我根據自己多年來對西方哲學、思想史,以及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簡單評述如下:

第一,religion這個詞到底指的是什麼,二百年來沒有定義清楚過。這在當代學術上是肯定的問題。

2020年9月5日星期六

無家可歸的馬勒 ——白內障手術期間再聽馬勒之二

馬勒說,他的音樂是屬於未來時代的——那麼,他的音樂是什麼?

馬勒自承,他是個三重無所依歸的藝術家,這成為馬勒音樂的音樂特點、人生感悟的特點,同時也是對文化、人類走到今天的處境的痛感。

那麼,這豈不是意味著,馬勒之後的未來,有一天人類會終於體會到、看到並且深陷無家可歸的狀態?

有一天人們會終於感到,近代的西方的世俗化帶來的社會及族群、精神及文化的撕裂,把人類逼入無家可歸,無可奈何地走向流落、逃亡,走向難民的時代?

我的一生讓我體會到了這個離鄉背井、無家可歸;

我在歐洲的三十年讓我看到了百年來最大的難民潮;

我兩年前的左眼白內障手術期間,兩年後的右眼白內障手術期間,長時間的聆聽馬勒的音樂,更讓我的內心深處、靈魂深處,眼前深深地體會並且再現了這一切。

於是我用心聽,用筆記下了兩年來的感受,它們共分五部分:

1.我是如何走進馬勒的;2.我是如何追尋馬勒的;3.馬勒告訴我的西方音樂史;4.馬勒音樂中對人生感知的啟迪;5.馬勒音樂的文化意義。

2020年9月1日星期二

马克思、共产党及其文化思想的死敌弗格林的思想历程(節自極權主義世紀的孤行者弗格林一書第二章)

生於1901年逝於1985年的弗格林的重要性不是由於他生前的名聲及社會影響,而是因為他一生討論的問題,以及對於這些問題所進行的研究的方向和深度,就為此,任何嚴肅地討論當代問題的學者都無法繞過他。
弗格林經歷了上個世紀初,近代所經歷的最劇烈的思想及社會變化,最繁榮的思想及科學發展時期,以及各類思想及藝術家讓人應接不暇、星漢燦爛的階段。他成長在當時歐洲的中心,各類思想的中心,自由主義的中心——維也納;他在二十歲到三十歲的十年間遊走於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各著名學苑。
弗格林的思想研究從威脅到人類生存的兩次大戰,極權主義等政治災難問題出發,追尋到羅馬化運動帶來的意識形態問題,并進一步深入到宗教與社會的關係以及文化和人類社會發展的關係,所出現的問題。
為此,弗格林的思想歷程不僅是理解百年來人類思想史的綱要,而且可謂是一個非常具體、有深度的案例。如果一個研究近代西方,甚至可以更廣義地說研究人類近代思想史的學者不知道、不了解弗格林,那就是不可原諒的無知。
筆者對於弗格林的研究介紹的特點是,從人們最關心的政治問題出發,以認識論及方法論問題為基礎、為坐標,力圖把弗格林的探索重新再現在這個思想及問題的坐標上。
筆者從來認為,晦澀、昏話不是哲學的特征,而只表明自己沒有想清楚。由於筆者繼承的經驗主義、科學哲學傳統,因此讀者在這個介紹中可以期待看到:盡可能地簡單、清楚、言之有物,而非語焉不詳的描述。
                                            ——引自作者《極權主義世紀的孤行者弗格林》一書後記


1.概述——讓西方社會及學界感到陌生的名人

2.啟蒙與羅馬化運動對抗漩渦中的維也納

3.走向學術研究的道路

4.弗格林對馬克思、纳粹及其意识形态的憎惡

5.在逃離與返回歐洲的生涯中對政治宗教問題的繼續研究

6.弗格林精神思想氣質軼事

《極權與當代精英》一書下載地址(附自序)

有網友詢問我的《極權與當代精英》一書情況。下面是2007年我在鮑樸先生的香港新世紀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書的PDF下載地址。在此也感謝鮑樸先生! https:// de1lib.org/book/15944709/ 16c8ac?id=15944709&secret=16c8a...